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七秩足迹之三】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

日期:2022-06-23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开栏语

70年峥嵘岁月,70年玉汝于成。从只有2个专业200余名师生的白手起家,到在校生2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东林背倚莽莽林海,扎根幽幽黑土,以其生生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锲而不舍的拼搏努力,为祖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书写了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章!在东林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新闻中心推出10篇“七秩足迹系列报道”,从《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研究生教育: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就业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回顾学校的铿锵步履,感受东林人的踔厉奋发。


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是传播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建校70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始终植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以保障国家森林资源为己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东林力量。

建校初期:自选课题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建校初期,东北林学院没有正式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只有少数教师自选课题在实验林场结合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为了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55年2月24日,学校成立科学研究科。

1954年4~10月,苏联专家巴布士金先后为全院教师作了“苏联高等学校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关于科学研究工作与生产结合的建议”及如何选题、如何制订科研计划的报告,很好地激发了全院教师的科研热情,也为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全院教师普遍制订了个人科研工作规划,推动了全院科学研究工作的进程。1955年,仅林业专业就设立了23项课题,28名教师参加到科研工作中。树木教研组杨衔晋确定了“东北木本植物志”这一科研题目,土壤教研组林柏群开展了“盐碱地的指示植物分析”相关研究,王业遽开展了“落叶松生长的调查”……教师们以科研服务国家需要,积极参加生产单位的技术革新,林学、林工两系教师还协助东北、内蒙古林区解决77项生产技术问题,并在东北、内蒙古森林工业先进经验展览会上展出成果。

1957年1月9日,东北林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召开会议,选出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9人:邵均、杨衔晋、葛明裕、王业遽、王长富、江良游、石明章、王博义、周陛勋,并决定创办“东北林学院学报”,推动全院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1957年2月21日下午,学院科学研究部举办了第一次学生学术报告会,林学系四年级学生丁思统作了“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林业科学”的报告。3月8日至9日,学院举行第一次科学研究报告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林业部、森工部、高教部领导及全国农、林院校、科研机构40多个单位的代表。会议的14个报告题目大多是密切结合学校教学和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其中,王业遽的“根据森林生长发育理论论证疏密度学说”、王长富的“论国有林采伐试行规程”等报告都引发了师生的广泛兴趣,增强了学校学术气氛。

1957年3月,学校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报告讨论会

此后,学校又在1960年10月、1963年12月分别召开了第二、三届学术讨论会。1965年以前,学校上报国家科委的科研成果共77项,正式列入国家科委成果公报的有61项,包含林业、森林保护、采运、木材水运、林业机械、林区道路、桥梁工程、木材加工、林产化学以及林业等各方面的科研成果。

1973年,学校回哈尔滨办学后,广大教师职工一边做好教学,一边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至1981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项,其中受省级以上奖励的有23项。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学院5个科研项目获奖,分别是“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和培育”“75型森林化学灭火剂”“两广水貂生殖紊乱的探讨及水貂控光饲养的研究”“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法——全距法”“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的考察研究”。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4项,分别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理论研究”“人工落叶松心材变色和腐朽的研究”“扩大胶合板用材树种的研究”“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南界考察报告”。1980年,学院获得林业部成果奖两项,分别是“中国樟科植物志资源(二)”“MQ492型多用木工机床”。

学校的很多科研成果被编入教材,指导了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很多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很好地推动了林业生产。其中,“MQ492型多用木工机床”项目在1978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鉴定的结果是“为国内木工机床添补了一项空白”,并广泛推广到全国11个省的木材生产工作中;“水貂巴氏杆苗弱毒双型菌苗的研究”在横道河子、泰康、张家口、丹东、吉林大安、广西及内蒙古等貂场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并由黑龙江省兽药一厂生产供全国使用;“DN-1号刨花板用低毒性脲醛树脂胶”与长春胶合板厂等6厂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

学校的科技成果除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还为祖国的林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是关于中国植物分类最全面、最权威的科学巨著,是中国植物物种的“户口簿”。为了完成这部大型工具书的撰写工作,杨衔晋、周以良、黄普华等老一辈东林人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采集了数万份樟科、豆科、杨柳科、榆科等植物标本,参与撰写《中国植物志》多卷内容,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最基础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中国植物志》

20世纪50年代,国家学习苏联经验,对木材进行皆伐。周重光教授奔赴伊春林区,会同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的同行们,共同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林情的“三个三”采育兼顾伐,保住了大片森林,为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正值困难时期,“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周以良开始从事用野生植物代食品的科学研究,他研制的蕨菜根制淀粉、东风草和小球藻等代食品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为人民渡过难关贡献了力量。

20世纪70年代,东北林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红松流脂溃疡病,得病的树干变形,松脂流淌,项存悌作为森林病害防治专家,带领课题组人员深入林区,风雨无阻连续观察检测了3年,终于攻克难题,红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0世纪80年代,许秀文在“GZ-A人造板用防水剂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将乳化剂由原来的油酸改为癸脂肪酸,乳化剂成本由原来的每吨2600元降低到200元,为企业剩余废料再利用开辟出新途径,为企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翻开时光之书,东林人充满骄傲——全国第一本森林生态学教材由东林人李景文主编,该书成为当时全国林业院校的必修书目;中国第一本指导林业生产与实践的百科全书《森林保护手册》由东林人项存悌主编;中国第一部林业会计教科书《林业会计学》的主编是东林人黄寿宸;东林人李坚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应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提示木材内部及作用原理的专著《木材波谱学》、第一篇论述木材与人类和室内环境关系的论文《木材、人类与环境》;我国第一本《湿地概论》教材编写自东林人于洪贤……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建校初期,虽然老师们没有科研的考核任务、没有书籍论文的出版压力,但是他们自觉担负使命,脚踩泥土、开启山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以对生态负责的态度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正像1982年时任林业部副部长董智勇在东林建校30周年庆典大会讲话中说的那样:“学校有些科研项目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攻克了一些难关,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林业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

科学发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积极完成国家部、委及省的科研项目,同企业事业单位联合攻关,解决生产难题,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1978年至今,学校通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研发产出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41项。这些重要项目的获奖,是对学校科研水平的肯定,但东林人更看重的是科技成果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些什么。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灾后重建中,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与当地科技人员共同合作,研究并应用了21项科研成果,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69亿元。基于学校的特殊贡献,1998年我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和省长特别奖。尤其是李坚筛选出适于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和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不仅为大兴安岭火灾减少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还成为后来国际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通用做法。因为看到了大兴安岭的火灾,李坚开始更加关注木材的阻燃问题。2000年,李坚科研小组研发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突破了国际上未能逾越的技术禁区,全面超越国际王牌产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为了科学保护野生动物,1960年,学校在林学系正式设立“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本科专业,1987年,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专业;1992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学院;2019年,成立全国首个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诸多的“首个”奠定了东林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东林与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事业一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在东林工作了一辈子,他创造的多个“首次”被永远刻印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上——首次在3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对“三北”防护林地区的陆栖脊椎动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规划,发现33种鸟类的新纪录,为“三北”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提出的冬季大型兽类痕迹法、逆截线法等已成为北方各省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出版的《野生动物管理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野生动物管理方面的专著,也是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教科书。从如何利用好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动物饲养,到如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国情,马建章首次提出了“保护、驯养、利用”的野生动物管理方针。他提出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环境容纳量”等概念,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979年,国家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向开馥科研团队承担了“七五”攻关课题“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等项目。在漫长的风沙线上,课题团队以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为研究区域,范围横跨四个省,从观测仪记录的数据分析防护林对农田不同高度的风速、湿度及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为铸就“绿色长城”贡献了东林科研力量。

1990年,向开馥教授参加“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国际学术会议”

上世纪90年代,王传宽确定了森林碳循环的研究方向。当时国内对于碳循环研究几乎无人关注,但是一直从事生态学研究的王传宽却认为,碳是生命世界的能量载体,碳循环研究应该是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核心内容。“一有风吹草动,就盲目去跟从的科研人员,是很难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是科研人员取得成绩的关键。”王传宽说。虽然当时还没有科学家精神的概念,但是东林的学者却用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王传宽也用几十年的科研,回答了“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会产生哪些作用”“人为活动会对森林碳汇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森林碳汇”等诸多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本来从事渔业研究的于洪贤,在看到黑龙江境内河流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后,毅然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变为湿地保护研究。当时湿地保护并未引起学界重视,于洪贤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了太多的苦——身高1.55米的她学会了穿着连体水衩在暗流涌动的水中保持身体平衡,学会了亲手抓各种的水生生物,几次滑进沼泽地里生死一线,但她却认为,保护好湿地,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更能创造生态效益,为了湿地保护,付出再多也值。

于洪贤教授在野外开展科研工作

林区条件艰苦,但是做林业科研就要深入一线,“走”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脚踩泥土,才能获得真实的数据。为了确认大兴安岭漠河红松就是西伯利亚红松,赵光仪跋涉3000公里,一度失联半个多月;为了调查乌伊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张国财带领团队钻进4万多公顷的湿地,平均每天步行山路20多公里,大脚趾趾甲都走掉了;为了到东北虎豹栖息地收集数据,姜广顺在黑龙江省老爷岭、吉林省汪清几次遇险,终于建立起猫科动物足迹影像数据库、花纹数据库、遗传数据库、虎豹猎物数据库和栖息地数据库……

姜广顺教授在野外开展东北虎豹栖息地数据收集

除了要“走”,林业科技人员还要能“守”。为了让林区人员种好树、好种树,科研人员就要先行选育优良树种。林木生长周期漫长,一个优良品种的育种周期动辄长达三四十年,需要凝聚两三代育种专家的辛苦付出。东林的科技工作者正是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结出一个又一个硕果——杨传平提出的整套白桦强化育种措施,使自然条件下18年至20年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白桦缩短到2至3年结实,大大缩短了白桦育种的周期;姜立泉教授,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创建了木质素合成的新型系统生物学模型,实现了木材特性的定性定量预测,有力推动了林木木材形成分子机理研究的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重要帮助……

杨传平教授培育的白桦树开花结果

东林人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有人放弃了国外给出的高于国内30倍的薪水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有的在出国热潮最为兴盛的时候回到学校。2000年,李玉花从日本留学归国,日方给出了月薪5万元人民币的高薪,对比国内给出的1700元人民币月薪,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带着苦心积累的300多份花卉资源回到祖国。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李玉花终于让姹紫嫣红的寒地菊在百花落尽的北国10月绚丽绽放,这个项目不仅在国庆期间扮靓了龙江,而且还助力泰来农户脱贫致富。2010年,谢延军选择回国的时候,英国人问他:“是我们给的条件不够好吗?”可谢延军却说:“我只想为我的祖国做点事情。”去留之间、取舍之中,考验着智慧,更照鉴情怀。回国以后,他研发的木材单板功能化改良技术,可以使劣质木材的硬度、尺寸稳定性、耐腐朽性能等得到增强,使原本只能用于低端产品的木材华丽变身。2016年,他的项目在河北优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这项可以让速生杨木变成优质“阔叶材”的项目为节约木材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玉花教授培育的寒地菊新品种扮靓泰湖

这样的故事,在东林还有很多很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东林的科技工作者正是用一颗赤子初心,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奉献、顽强攻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集智攻关: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东北林业大学抓住机遇,筑巢引凤,打造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基础专项、国家“863”项目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为“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并引领了木质材料基础研究新方向。

学校和中国林科院共建了林业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这个实验室,让龙江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有了国际影响力,这里的林木分子育种研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里的木材形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处于世界领跑水平。实验室选育的30多个树木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造林面积超过3万公顷,相当于马尔代夫的国土面积。

2012年7月,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目前,学校拥有各类科研平台99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3个,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野外观测台站为引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支撑,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为特色,校级科研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学科、多类别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架。

学校在科技管理改革中提出“做实科研平台、做大做强科研团队、实施首席科学家制度”新政策,通过一系列自主科研专项基金连续资助,全面开启了平台、团队、领军人才紧密结合、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林木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和“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创新团队”获评国家林草局“林草科技创新团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团队”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梯队”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李坚院士带领的“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林学院荣获生态环境部“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奖;“生物质材料创新研究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林木遗传育种创新研究团队”等4个团队入选黑龙江省“头雁”团队。

李坚院士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生物质材料创新研究团队”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学校主动发挥专家学者智囊团作用,依托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黑龙江省现代林业与碳汇经济发展智库、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等8个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围绕区域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提供宏观规划、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对策多次被省级领导采纳指示,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绿皮书、《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经济发展规划(2019-2030)》,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为教育和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2021年牵头成立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聚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地位和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应用性、保护战略等方面研究,通过联合攻关、集成攻关,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东林与合作单位的共同智慧。为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2021年,学校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东北亚,开展森林、湿地、冻土、土壤等碳增汇、保汇和生态系统重大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开展生态碳利用前沿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2021年,学校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东林的专家们,不仅“顶天”——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更注意“立地”——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助力林户脱贫致富。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驯化”暴马丁香桑黄菌的木耳专家、邹莉教授,通过技术革新,让木耳实现了优质高产,仅这一项就为黑龙江木耳产业增收2亿元;泰来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水性差,于洪贤教授经过实地调查、监测与系统分析,形成了《泰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生态补水方案》;泰来县东方红林场万亩樟子松生了衰退病,刘雪峰教授的方法既解决了病虫害危害,也为食用菌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了让林区的资源变成资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颖利提出的“生态银行”,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挂靠于东林的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成立25年间,承接了5200多起野生动植物案件的物证鉴定,累计案值超过150亿元,从未发生一起失误,为打击犯罪,保护野生动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应用“高寒地区大水面渔业资源新品种开发和创新技术”,对省内50余个市县的水库湖泊渔场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全省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8亿元;学校研发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分离纯化系列技术及装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先后与哈药集团等多家大型药业集团进行合作,为我省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针对蓝莓等多种东北特色浆果精深加工技术需求,学校开发生产出一系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花色苷类天然色素产品并大规模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东北林区浆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林区经济增长。学校研发的人造板生产用系列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木塑复合材制品等新产品,已经在国内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在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学校主持开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炭发泡剂、高效膨胀阻燃剂、无卤阻燃剂已实现产业化,据企业预测,这项技术至少会带来数亿元的产值;学校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开展了对盐碱地特种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与安达市政府共同筹建了抗盐碱生态植物园实验基地,探索出了盐碱地植被恢复的新模式。马建章院士团队从旗舰种保护入手,推动了基于“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的中俄跨国界保护网络,形成“关于加强虎豹跨境保护合作哈尔滨共识”……仅“十三五”期间,学校签订横向项目1496项,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升,智库作用发挥明显。

邹莉教授正在对木耳开展技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东北林业大学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正是以服务祖国需要的自觉,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用智慧、奉献、担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应用在实现现代化伟大事业中的科技成果,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东林力量。


【七秩足迹之一】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

【七秩足迹之二】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七秩足迹之三】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

【七秩足迹之四】研究生教育篇: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七秩足迹之五】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

【七秩足迹之六】就业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七秩足迹之七】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

【七秩足迹之八】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

【七秩足迹之九】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

【七秩足迹之十】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