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七秩足迹之二】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日期:2022-06-22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开栏语

70年峥嵘岁月,70年玉汝于成。从只有2个专业200余名师生的白手起家,到在校生2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东林背倚莽莽林海,扎根幽幽黑土,以其生生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锲而不舍的拼搏努力,为祖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书写了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章!在东林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新闻中心推出10篇“七秩足迹系列报道”,从《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研究生教育: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就业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回顾学校的铿锵步履,感受东林人的踔厉奋发。


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盛世兴林,教育为先。新中国成立之初,饱经摧残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国土地面积那么大,荒山荒地那么多,林业的破坏那么严重,没有更多的中高级林业技术人员,要想改变旧中国的林业面貌是不可能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林业大学!”时任林业部副部长李范五的想法与部长梁希一拍即合。梁希高兴地说:“我们不但要办一所,还要办两所、三所。将来国内经济发展了,我们还要办更多所,让祖国的东西南北各大林区都有林业大学,让中国新一代林业科技人员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一座座美丽的森林公园。”

1952年,为适应我国林业和森林工业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东北林学院应运而生。学院设在古称窝集(林海)的东北,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工业比较发达,为林业和森林工业教育及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70年来,东林扎根龙江大地,始终把祖国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用行动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回答培养什么人——

专业逐渐丰富,人才培养要适应祖国需要

东北林学院是由原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东北农学院森林系、黑龙江农专森林科合并建成。建院之初,本科只有两个系、四个专业,分别是林学系的造林专业、森林经营专业和森林工业系的森林土木专业、木材工业专业。当时学校还设有森林专修科、林业专修科,并附设森林工业学校。1956年独立建校后,增设了部分系、专业。本科设置林学、森林采伐运输工业、木材加工工业三个系,设有林业、采运、水运、采运机械、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六个专业。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祖国急需大批林业建设人才,学校相继增设了一些新专业。到建校30年时,学校设置了林学、森林采伐运输工业、野生动物、林产工业、林业经济、林区道路桥梁工程、林业机械等七个系和基础部,设有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林产化工、林业经济、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林业机械运用与修理、森工电气化及自动化、林区道路桥梁工程等12个专业。此外,为培养林区中学师资而成立的师范部设置了数学、物理专业;为了给林业基层培养具有管理业务知识的领导干部,设立了林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为提升林业部门县团级干部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设立了领导干部班。

到建校40年时,学校学科专业门类已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基本适应了林业生产发展需要。当时,学校共有30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0个,分别是:林学、森林保护、园林、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森林采运工程、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森林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林业经济管理、会计学、林业机械、汽车运用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英语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专科教育10个,分别是:森林防火、野生植物资源、家具设计与制造、制浆造纸、计划统计、林产品贸易、林业安全工程、俄语、法律、体育。

1998年3月,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指出,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五大弊端之一就是“专业口径过窄”。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改造旧专业、增加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将已有的3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27个。1999~2001年,又增设17个本科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这些新专业的设置适应了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发挥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至2001年,学校已有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林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此后,学校不断根据社会需要,撤销、停招、增设、合并一些专业,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61个。

2012年,为支撑我国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新增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7年,为在林业行业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增设生态学本科专业;2019年,为满足新兴产业需要,增设家具设计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0年,为响应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增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目前,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8个本科专业、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成为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70年来,学校专业数量和结构一直在不断变化,从为了国民经济发展而设立的采伐、机械等专业,到为了祖国环境保护而设立的生态、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再到适应数字经济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培养什么人”的答案在这样的变化中逐渐清晰——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70年来,学校为祖国培养各类学生20万余人,他们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回答“怎样培养人”——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从重视实践教学到素质教育、内涵发展,从口试、笔试到形成性考试方法……与改革相伴相生的,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建校之初,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全部按照苏联高等学校的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习题课、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考查、考试等环节进行。这套教学法,在当时对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1952年,各专业对备课、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进行了改进。1953年起,一年级学生试行口试与四级分制,1954年全面实行这种考试制度。口试给那个时代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1953级学子祝宁回忆,考试时老师们组成考核组,逐一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题目通过随机抽签确定,学生稍做准备后现场回答。口试的考签包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生们必须全面细致地进行复习,把理论前后融会贯通,才能取得好成绩。

20世纪50年代,校报刊登的回忆口试文章

1955年11月16日至30日,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周建人在我校主持召开全国农林院校教学经验交流会,各校领导共计百余人到会,学校向大会介绍了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并举办了教学经验展览会,推动了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发展。

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规模尝试。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在总结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教育发展道路,党中央为此制订了新的教育方针。1959年3月14日,时任院长刘成栋代表学校党委在全院大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问题》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研与生产劳动三结合,必须以教学为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为此,学校各系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拟出林业各专门化五年制教学计划初稿。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课的比重,安排了劳动教育,增加了政治课时数,还增设了一些新课程。学校采运系、木材系三年级学生150多人到林业机械厂、七二厂进行勤工俭学。林学系、采运系在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以及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完成8个大型林业局的总体设计,面积160万公顷,同时完成各林业局新办林场规划设计项目500余项。学生的学习质量显著提高。

1977年,全国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学校招生610人;1978年招生749人。相隔半年入学,给任课教师带来很大压力,教室、宿舍、实验室都有很多困难,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员工,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按期开学。

1979年,学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内容的教学工作大检查,这次检查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建校以来之最。通过大检查,各级领导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各级组织都把研究教学问题列入主要议程。校系和教研室组织了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学校还公布了学生学籍管理、成绩考核、考勤、三好学生奖励、课堂纪律、寝室管理等六项规定,加强了考试纪律,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教学秩序得到恢复。

教学图片-孟部长给.jpg

1982年,学校召开“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深入细致地讨论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研究了改进意见,确定植物生理、树木学等15门校级教改典型课。教学内容贯彻少而精原则,改变满堂灌的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只注意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1986年,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加强教学改革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地纳入教学之中。

1990年,学校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及实施办法和课程评估暂行实施细则》,建立了校、系两级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家评审组,确定了全校首先评估试点的34门课程,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习、考试、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多形式、多方位的教改典型课试验。1994年,学校制定了学分制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在选修课中,文理渗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当年6月,学校根据会议精神成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1999年,学校开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2002年是东林教学质量年,学校通过实施“八四二一工程”,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即“八项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课程建设、“双基”实验室建设、理科基地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新世纪教材建设;“四个机制”:校院教学管理机制、学生评教机制、教与学机制、教学过程自评机制;“两项保障”:教学资金保障和教学环境保障;“一个目标”: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004年,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抓住难得机遇,使学校建设和发展再上新水平。

2004年,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

2006年,教育部专家组进入学校开展教学评估工作,对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考察,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高评函[2007]1号文件《关于公布中国人民大学等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学校被确定为优秀等级。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 “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之后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当年4月28日,学校召开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动员大会,明确了“质量工程”要重点解决的六大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外语教学。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学校抓住机遇、顶层设计,优化结构、注重创新,持续改革培养环节,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走上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

2015年,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2014年开始,学校全面开展“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改变以往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实行“N+1”型考试,即多次阶段性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同时还有平时考核和实验考核,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推力,使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质量。学校考试方法改革引领了全国大学生合理“增负”新风向,学风明显好转。

学校大力推进转专业改革,2014年修订《东北林业大学转专业管理办法》,把以往加权平均成绩专业排名前5%可以转专业的政策改为加权平均成绩专业排名前三分之一以上即可。2015年,学校全面放开学生转专业政策,对转专业不设门槛,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以校内考核的方式申请转专业。2018年,学校再次完善转专业政策,规定学生每次转专业可以申请两个志愿。转专业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专业人数从2012年的75人,上升到2021年的423人,近10年共有2594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完成了转专业学习。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学校出台《东北林业大学关于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意见》,积极谋划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2015年4月13日,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2018年1月18日,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北林业大学与英国阿斯顿大学联合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4月15日,教育部批准设立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这是由中国东北林业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共建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隶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本科留学生28人,分布在森林保护、森林工程、生物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9个专业。

学校始终抓住“课程”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多措并举,大力培育和打造一流本科课程,打造东林品牌“金课”。2011年开始,学校立项重点课程建设,至2015年共立项建设重点课程239门,涵盖全校所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使课程分期、分批达到国内同类优势课程建设水平,有效提高了本科教育质量。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造互联网+学习中心课程平台,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师教学方法改革。2016年,学校出台《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范》,截至2021年,已有1154门在线课程建设完成并上线。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当年3月份,学校63个专业、719门课程全部实现在线授课,799名教师、1.46万名学生通过云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确保了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截至2021年,学校共有13门课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课程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立项111门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创新开展“带薪-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综合实习改革新模式,让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上带薪进行历练。学校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瑞鹏宠物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家企业签署了校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成立“中建二局班”等特训班,构建协同育人实践模式,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开展在职培训、科研合作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满意的良好实习效果。

2017年,学校与中建装饰集团签署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协议

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学校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龙头,营造良好创新培养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将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列为毕业学分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着力构建学科相互交叉、研究应用相互结合、课程教材与创新创业内容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底,学校已开设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创意思维与创新方法》等27门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大数据服务与创新管理》《创造学与创新管理》等157门专业创新创业课程。

2015年,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创业园建成,孵化和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由教育第三方为创业园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了学院创新实验室等全方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与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近10年,学校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185项,其中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金奖4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在《2016~2020年农林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TOP20》中,以总分74.67(获奖399项)的优异成绩,连续四年蝉联榜首,在全国本科高校中位居59位,在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位居50位(共137所)。

2019年,学校出台《东北林业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通过30条重点举措,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水平进入国内一流前列。其中明确,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品德、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目标,聚焦因材施教、强师固本和学生中心的质量观开展内涵建设。

近年来,学校依托卓越农林人才改革,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主动服务国家需求,构建面向未来的林业新知识体系;发挥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深化林学类成栋实验班、林业工程类成栋班和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改革,推进“本研一体化”培养,提高“绿色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制定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学分制改革,满足了学生“选课程、选任课教师和选学习进度”的学习需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和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实现“四个回归”的要求,进一步强基固本,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加强美育课程建设,加强劳动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又上新的台阶。2014年、2018年教育教学成果《林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内驱外推、协同促进”人才培养体系》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回答为谁培养人——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校70年来,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过数十年探索和积累,先后于2007年、2016年、2019年,创新实施“主题推进式”“树人工程”“双线教育”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自建校时起,学校就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53年,学校提出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考查等活动,渗透热爱专业、为祖国林业献身的教育。这应该是最早的“课程思政”雏形。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由直接隶属于院党委的马列主义教研组负责,开设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课程。1958年以后,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改为共产主义教育课,进行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问题的专题学习和讨论。

1963年,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学校也开展了学习雷锋的各项活动。1965年,学校又开展了学习王杰、焦裕禄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振奋,政治积极性大为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学校的培养教育下,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多学生听从组织召唤,深入林区生产一线,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工艺水平。学校党委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977级学生入学后,即按计划开出“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3门课程,学时比1965年略有增加,更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81年起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效果,1986年秋季开学起改开“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两门课程。

1991年,学校制定《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学科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1993年,学校党委下发18号文件《关于加强“两课”建设的意见》,强调“两课”教师根据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做好“两课”教学。在学校课程评估中,“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原理”被评为优秀课。1996年在黑龙江省高校的“两课”建设评估中,东北林业大学的“两课”双双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室。之后,东北林业大学的“两课”被列为省重点建设课程。

2010年4月,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正式成立,2012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意见》《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生思政干部队伍协同育人实施办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整体规划。

为了让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也有温度,找到思政课和学生的契合点,学校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先后实施了“三个导向”教学法、“三个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以及“1+X+Y”的考核方式改革,让讲授课堂“活起来”、讨论课堂“热起来”、实践课堂“动起来”。“三个导向”是指素养导向、课题导向和合作导向,不让学生机械地“背”理论,而是以培育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带着课题上课。 “三个结合”是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课题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东林对于学生思政课的考核模式也成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指挥棒”,1+X+Y,改变了以往一次考试确定成绩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要由“1”个试卷+“X”讨论演讲+“Y”小论文的成绩共同组成。

思政课教学改革最明显的结果是:死记硬背不管用了,成绩不好“混”了。伴随改革,东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实效也逐渐显现——很多同学表示:理论并不枯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真的可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很多同学表示,真理的力量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它看似无形,但一切有形的繁荣、发展、强大都因它的力量而生,都离不开它的根本指引。

除抓好思政课主阵地外,学校还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18年学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要求必须把“育人”置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所有课程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2019年,学校立项建设13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交通学院教师马丹在交通规划专业课上,通过对比城市交通工具的变迁,让学生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在老师的讲解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每一个小家庭都是受益者。这样的教育不生硬、不空洞。”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李诗瑄说。

2019年,东北林业大学出台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落实到教职工职责规范。

作为林业高等学校,学校把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学校在通识课中增设了生态文明类教育课程,着力向广大学生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学校依托林学、林业工程的学科优势和实验林场、博物馆的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出台《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未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路径,面向全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林中育人”的理念也逐渐升华为“以林育人”的理念。通过“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林业科技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形成具有东林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学校思想铸魂育人的效果正在不断彰显,广大师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自觉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成才是社会与发展的驱动力量。70年来,东北林业大学一直抓住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既重视“术”的培养,更重视“道”的养成,培养了一代代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秩足迹之一】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

【七秩足迹之二】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七秩足迹之三】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

【七秩足迹之四】研究生教育篇: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七秩足迹之五】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

【七秩足迹之六】就业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七秩足迹之七】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

【七秩足迹之八】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

【七秩足迹之九】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

【七秩足迹之十】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