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七秩足迹之六】就业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日期:2022-06-26 发布单位:就业指导与合作发展处、新闻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开栏语

70年峥嵘岁月,70年玉汝于成。从只有2个专业200余名师生的白手起家,到在校生2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东林背倚莽莽林海,扎根幽幽黑土,以其生生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锲而不舍的拼搏努力,为祖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书写了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章!在东林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新闻中心推出10篇“七秩足迹系列报道”,从《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研究生教育: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就业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回顾学校的铿锵步履,感受东林人的踔厉奋发。


就业: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主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立足林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党和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如今绿满天涯、绿树成荫。

统包统分,积极投身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

学校成立之初,恰逢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为了支援新中国建设事业,学校将一大批毕业生分配到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林业战线。东林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家建设,到林区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当时的塞罕坝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学校选派林学1958级47名本科毕业生成建制加入塞罕坝建设者大军,他们成为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中的科技骨干力量,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塞罕坝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东林学子成为塞罕坝精神的策源者、践行者,塞罕坝精神也是东林学子优秀品质的生动展现。

2019年,部分塞罕坝建设者回母校参加活动

1977年,正在陕西榆林县林场做试点研究的陈虹等东林毕业生接到时任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指示:对西北的造林工作做调查研究。陈虹、杨跃先等东林学子在3个月内,先后对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和新疆等地区的20几个县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在农林牧结合、治沙治坡、控制水土流失、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案例,据此写成调查报告,提出了“关于开展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建议”,该建议经林业部有关司局征求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并于1978年列入国家计划、在银川建立了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调陈虹任副局长。1987年世界环境日,主管“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部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1988年、1994年、1998年,兰州沙漠所、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奈曼旗分别被评为“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和“拯救干旱奖”。“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启动至今,为国家乃至世界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与治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见证了东林学子把家国情怀根植在西北荒原大漠的成长。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服务国家林业行业建设

1985年,中共中央开展教育体制改革,打破“统招统分”政策,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学校贯彻林业行业发展理念,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政策,主动向全国林业行业输送毕业生,同时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体制机制。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众多知林爱林、献身林业的典型。

徐秀娟是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新中国环保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环保烈士。1985年,她自费来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毕业时恰逢盐城射阳自然保护区想引进一位精通养鹤知识的人才,徐秀娟主动报名。盐城、扎龙两地相隔数千里,徐秀娟的家人有些不放心,但徐秀娟觉得,如果能在盐城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就意味着解决了业界的一个世界级难题。为了事业,徐秀娟说服了家人,带着3枚鹤蛋只身前往盐城。2500公里的行程,徐秀娟硬是靠着几样简易的工具维持着鹤蛋的温度、湿度。

徐秀娟

到了盐城以后,徐秀娟发现当地保护区的鹤场比想象的还要简陋,最好的房屋就是一个不足6平米的废弃哨所。她不怕苦,自己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土炕坊,日夜守护在鹤蛋旁边,终于有一天,伴随清脆的破壳声,3只小鹤成功孵化,要知道,就算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孵化器,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孵化。从那以后,徐秀娟就把盐城保护区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为养鹤事业尽心尽力。1987年,为了寻找丢失的白天鹅,徐秀娟在保护区沼泽地里溺水身亡,这一年,她只有23岁。徐秀娟为了环保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为我们留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鹤魂精神”,展现了东林学子的奉献与担当。

瞄准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2000年开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步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政策轨道。根据需要,学校实行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同时,在学生自主择业的前提下,重视参与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和毕业生自主创业计划等政府促进就业项目的引导和鼓励。

就在2000年,学校由原林业部管理正式划转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紧紧抓住城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新趋势,明确了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的就业工作目标,积极拓展了林业系统以外的就业市场,与中建、中铁、中交、海尔、美的等一大批央企与民营支柱企业,合作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就业区域不断拓展、就业岗位更加多元。

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形成了学校统筹协调、部门协同联动、学院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强化“全校上下齐动员,师生员工同聚力,内外资源共支撑”的协同联动效应,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倡导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理念。

2006年,毕业生刘磊走出校门,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了艰苦地区——海南省热带雨林地区鹦哥岭。起初,那里没有办公经费,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工作用车,更缺乏一支专业的保护区管理团队。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青春和这个绿岛的环保事业紧紧结合在一起,选择了亲近自然、服务自然、保护自然、奉献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山高路险,不通车、不通电的保护区里,他常年背负沉重的器材设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连续数周在野外开展科研和保护工作。在以刘磊为代表的鹦哥岭团队努力下,保护区工作站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生态保护水平得以提升。刘磊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扎根基层、坚守理想、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当代东林学子的“青春之歌”,为东林学子如何选择未来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

2018年,刘磊回母校作报告

落实根本任务,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2017年,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改革发展也进入新时期。面对就业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毕业生就业规律,多措并举推进就业工作。

进入新时代,学校实施了“双培工程”( 就业市场培育工程、学生能力培养工程)。“就业市场培育工程”按照“百城千企万岗计划”战略目标,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先后与中林集团、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龙江森工集团、牡丹江市政府、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重点用人单位和重点就业地区的互动,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雄安等地区开展就业走访,陆续在全国百余个城市和地区进行战略布局,与千余个重点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为毕业生提供万余个优质的就业岗位。在学院层面,建设与本院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相适应的《重点用人单位信息库》,逐步建立完善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社会支撑体系。通过“学生能力培养工程”,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力,设立了“数学、英语基础课程强化拓展项目”,为大批升学学生提供支持;通过实施“雏鹰计划”“企业孵化营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带薪实习”等项目,助力毕业生走向职场。

2018年,学校与七台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学生就业

学校持续推广“带薪实习带动就业”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带薪实习基地”建设,针对“重点用人单位”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的实际,在部分专业中探索定向培养模式,目前已经与中建系统各工程局等建立了“虚拟订单班”等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柔性推介学校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鼓励专家学者到企业柔性挂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校地、校企多元合作体系,搭建出产学研教融合平台,先后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黑龙江省林草局等单位开展了战略合作对接,为学生培养引入校外资源平台,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渠道;与厦门自贸区、南京经开区等地区开展人才引进战略合作,巩固就业根据地;紧紧抓住黑龙江省内基层单位引才机遇,与大庆市政府、牡丹江市政府、伊春市人民政府、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等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培育学生在基层就业的新增长点。

新冠肺炎疫情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学校积极应变,稳定学生就业工作。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等工作要求,学校不断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带队北上南下访企拓岗,成效显著;利用“24365校园招聘”、学校就业网、社会招聘网站等有效网络载体,积极打造“云就业”体系,开展线上宣讲会、网上面试,仅2020年,就组织召开网上双选会15场、空中宣讲会261场,累计参与企业6387家(次);为所有毕业生建立了就业动态台账,对未脱贫地区、公考失利、考研落榜、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学生群体,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包保联系帮扶制度”;对考研升学、参加公考、事业单位、企业就业、参军入伍、基层就业等不同毕业生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以教育部就业公益课程平台为抓手,共享线上就业精品课程,组织开展线下“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每学期举行29个班次,选课学生超过2300人。

2021年,学校毕业生刘晓玉(前排右四)作为基层就业学生代表,受到孙春兰副总理接见

在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之际,学校就业工作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校“十四五”规划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强化价值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等级,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今,20万余名东林学子散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论是在塞罕坝、鹦哥岭还是在“三北”防护林、青藏高原,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像一粒种子、一棵树,深入地层,越贫瘠越生长,繁茂而茁壮,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东林学子力量。


【七秩足迹之一】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

【七秩足迹之二】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七秩足迹之三】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

【七秩足迹之四】研究生教育篇: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七秩足迹之五】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

【七秩足迹之六】就业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七秩足迹之七】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

【七秩足迹之八】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

【七秩足迹之九】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

【七秩足迹之十】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