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校园人物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人物 >> 正文

于洪贤:守护“地球之肾”

日期:2017-10-24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的典型鼓舞师生至诚报国、敬业奉献,学校启动了《学习黄大年,寻找东林赤子》活动。经过寻找,我校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振兴中华作为吾辈毕生之责;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泊淡名利、甘于奉献,不计得失、坦坦荡荡……现学校全媒体陆续刊发“东林赤子”的典型事迹,希望东林师生可以把黄大年未竟的事业发展好,在东林建设更多的黄大年团队。

于洪贤:守护“地球之肾”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关爱,更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技工作者的期待与重托。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于洪贤正是像黄大年一样,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作毕生追求,为守护“地球之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湿地概论》教材,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湿地科学本科专业,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湿地保护方面的专门人才。她是黑龙江省水产服务的专家,为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技术支撑,培训了一大批技术能手。马建章院士曾给她起了个引人浮想的绰号——于富婆,可是一提起她,很多学生却说她太“凶猛”。对于这个称呼,这位身材娇小的女子说:“不‘凶猛’,咋能抵住野外科研的诸多考验,咋能顶住这么多科研任务?”

 

如果湿地消亡,人类还能存在吗?

于洪贤1986年从大连水产学院毕业来到我校,起初她把研究的目光锁定在了渔业上,这是她自身的专业所长。当时她跟随马建章院士主修休闲渔业,并编写了国内第一本《休闲渔业》,这种渔业把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渔民收入,还可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

正当于洪贤在渔业研究上阔步前行的时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几件事却让她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湿地保护。

当时黑龙江境内河流水体污染达到了历史最严重的程度,在遥感图像上甚至能清晰看到,作为我国与俄罗斯界河乌苏里江,分成了清澈和浑浊两部分,靠近俄罗斯的一侧明显更为清澈。而1998年发生了嫩江、松花江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哈尔滨面临着陷入汪洋的危机,在危情时刻,肇源一带的大面积湿地发挥了调蓄洪水、降低洪峰的重大作用,最终使哈尔滨免于遭受洪峰的正面冲击,保障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老人口中,湿地是藏污纳垢的烂泥潭,污水、剩饭、垃圾,都往那里倾倒,这样的做法,从侧面反映出湿地在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于洪贤介绍说,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地球之肾”这个称号非常贴切。

作为水生生物研究者,于洪贤开始忧虑——如果湿地完全消亡,我们人类还能存在吗?从那时起,她把自己的研究和教学重点都转向了湿地的研究与保护。

在上世纪,湿地的保护并未引起学界的普遍重视,于洪贤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她的推动下,全国第一个湿地科学本科专业(方向)、省内第一个水生生物博士点学科在东林成立;我国第一本《湿地概论》教材顺利出版。

唯二的全国湿地专业委员会女专家

湿地科学需要长期进行野外作业,作为体能上天生弱势的女性,能够在这个领域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近几年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先后向全国52位湿地专业委员会专家发放聘书,其中只有2位女性,而于洪贤就是其中之一。

身高155CM的于洪贤,早在大学时期就与男同学一样,学会了穿着连体水衩下海摸鱼,在暗流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忍受海水的寒凉;学会了在海里游泳,通过连续游出100米的游泳必修课考试,还向别人传授经验说“在海里游泳比在淡水里游泳要轻松很多,海水浮力大呀。”;学会了亲手抓各种长相丑陋的水生生物,那些让女生惊恐尖叫的抓取过程,她没什么抵触就完成了,不但顺利完成,而且动作娴熟利落。

在长期野外考察当中,于洪贤遇到险情次数之多,连她自己都数不过来,而2003年在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的经历,让她至今难忘。当时团队十几个人,她是唯一的女性成员,在长达半个月的考察活动当中,她两次遇险。

第一次是抄近路穿越沼泽地,大家踏着塔头前进,塔头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东北俗称“塔头甸子”,男同志的步子大,可以一步迈到下一个塔头,可是对于身材娇小的于洪贤来说,就必须奋力跃起才能踩到下一个塔头上,塔头湿滑,她一脚踏空,直接滑进了沼泽里,她情急之下用胳膊卡在两个塔头之间,沼泽瞬间没到胸口,男同事赶过来一前一后赶紧将她拉了上来。拧了几把湿透的衣服,于洪贤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就好像险情从未发生过。

还有一次,十几个人搭乘两只小船过河,当时水位非常高,一棵树被冲倒了,树梢挡在船的前面,不会水的船工立刻抓住树梢爬到树上了,无人控制的船直接奔着树下冲去,大家纷纷跳船逃生,于洪贤坐在船中间来不及跳船,只能趴到船舱里,躲过迎头而来的树干和树枝,随着船沉下水,再游泳靠岸,上岸后却发现4个学生看不到了,于洪贤顾不上浑身湿冷,沿着岸边搜寻失联的学生,直到4个学生逐个找到,这一次她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学生们崩溃大哭。“能不哭嘛,我自己没什么,我不能把学生交代在沼泽里呀!”于洪贤说,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也是她唯一的一次因为野外遇险而流眼泪。

湿地研究的“第一个”“第一本”说起来轻松,实现这些“第一”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却是外人所看不到的。但是于洪贤认准,保护好湿地,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更能创造生态效益,为了湿地保护,付出再多也值。

学生眼中“凶猛”的于老师

现在,在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有很多两栖动物的标本是于洪贤亲手抓获制备的。尽管已经被制成标本,但很多胆小的学生却依然被它们“丑陋”的外表吓到,连摸一下都不敢。所以,到学生毕业时,经常有学生半开玩笑地对于洪贤说:“老师你太‘凶猛’了。”

而于洪贤的“凶猛”不仅体现在野外工作上,对自己和学生严厉也是“凶猛”的一个方面。

于洪贤在工作日基本不吃午饭,因为工作时间事情繁杂,很难静下心来批改论文、整理研究思路,午休时间就成了她思维最活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她忙起来的时候,有时甚至要每天早晨六点到办公室,一直到深夜才回家。

对自己严厉的于老师,对学生同样非常严格。胆大、心细、能吃苦,是她对学生的硬性要求,也是湿地研究者的必备素质。

就在前几天,她发现有一位女研究生的母亲在帮孩子做实验,家长解释说孩子在考察实习的时候被泥鳅鱼吓着了,连着两天睡不好觉。于洪贤当着家长没说什么,过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很是语重心长地聊了一通:如果一条泥鳅鱼都能吓到人,那以后的野外活动还怎么参与?毕竟很多水生生物长得狰狞可怕,甚至还有一些带有毒性。既然选了这一行,就必须克服恐惧,不能把自己当一个怕风怕雨的瓷娃娃。

然而于洪贤对学生的温柔,也是出了名的。

近几年,大庆龙凤湿地几经治理仍然处于生态失衡状态,夏季的湿地恶臭扑鼻,蚊虫滋生,于洪贤发现这个情况,就不再组织学生去龙凤湿地考察实习。“孩子穿迷彩服,隔着衣服咬了二十多个包,野外的情况很复杂,必须能吃苦,这本来应该没什么,但是有臭味啊,我真是怕把孩子熏坏了。”

严师慈母集于一身,于洪贤得到了学生们真心敬爱。

“上个月我去外地考察,一个学生连夜开车来见我,跑了一百多公里。我的生日是4月份,可能是一届一届传下来的,学生们都知道,每到我生日这天,会收到很多外地快递来的鲜花,很多微信祝福。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学生给了我太多感动。”这些暖心事儿,于洪贤桩桩件件都记得很清楚,也用更大的爱意回报这份温暖。

一个学生毕业后回到湖南家乡创业,从事蛙类养殖,每到蛙类产卵、孵化这些重要阶段,必给于老师发微信请教,“其实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掌控,就是依赖习惯了,总把老师当成大后方,当成司令部。”于洪贤也明白,学生不会做一辈子的学生,老师也不可能引导学生一辈子,但她就是忍不住像一位母亲那样为孩子操心,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走上社会,是否已经张开了荫庇一方的翅膀。

救助者眼中心直口快的专家

作为水产生物学的专家级人物,于洪贤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上。

早在千禧年伊始,伊春着手将林蛙养殖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途径,于洪贤受聘为专家,定期去当地对有意向养殖林蛙的人进行培训,几乎是手把手的辅导,经培训和考试拿到养殖许可证才能真正成为林蛙养殖户。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于洪贤培训了一大批养殖能手,其中一些林蛙养殖大户,年净收入可达六七十万元。

近几年市场对林蛙的需求度仍然居高不下,一斤林蛙油可卖到七八千元钱,一只雌性三龄林蛙可以卖三十元,价高如此却始终是市场稀缺产品,然而林蛙对养殖条件的要求十分严苛,需要林地和湿地环境,要上山下山,对林地的郁闭度、树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等都有严格要求,还必须要有15公分腐殖质。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有人将主意打到了林蛙圈养上面。

于洪贤遇到过多起有关林蛙圈养的求助,每次她都很中肯地告诉求助者,林蛙圈养是难以攻克的难题,现在技术不成熟,科研层面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养殖户就不要去尝试,已经对圈养进行资金投入的,就要考虑立即止损。

4年前,一位企业家在佳木斯市兴建渔场,计划投资400万,邀请于洪贤看看鱼苗孵化场地的配置是否合理。于洪贤经过实地考察,连客套话都没有,直接告诉这位企业主说“不要对鱼苗孵化进行投资,否则只能越投越赔钱,400万打水漂还有响呢,你继续投下去,连响都听不见”。对方连忙询问理由,于洪贤分花拂柳一般分析了渔业养殖的现实问题。黑龙江鱼类孵化期在6月份,而江浙一带的鱼类孵化期是4月份,6月份的南方鱼苗已经长到几公分长,有了足够的抗病抗寒能力,而本地鱼苗才刚刚孵化,越冬的成活率谁更高,谁长得更好?此外还要计算孵化设备、技术、控温,能量消耗,以及人力投入,一尾鱼苗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南方鱼苗的成本。企业主对她的分析心服口服,赶紧调整了渔场的功能结构。

心直口快成为于洪贤的标签,这样切中要害的语言,给予求助者来自知识的力量,他们得到了最直接的答案或解决方法,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客套说辞。实际上这些求助问题大部分很浅显,能够从网络或书籍资料上找到答案,但她对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求助永远来者不拒,绝不让来人空手而归:“一些养殖户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找专家就成了最直接的途径,这比他们胡乱去做要好得多,有找专家的意识,已经是很大进步,我不能让他们连唯一的机会都失去。”

由于于洪贤科研项目推广效益显著,她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两次获得省长特别奖的奖金累计达28万元,当时马建章院士向于洪贤表达祝贺,还因此给她起了个绰号——于富婆,表达对她的期许和鼓励。

“现在的湿地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湿地产业绝对是朝阳中的朝阳。”为了这份朝阳事业,于洪贤总是在忙碌,为学生操心、为求助者答疑解惑,而最近她的精力又分出来一部分,围绕着省内湿地的保护与重建做本底调查。

于洪贤长期保持着一个习惯,时常去找松花江上的渔民聊天,通过最近的走访,她得知渔民有时一天能捕捞2000斤鱼类或其他水产,这是10年前完全无法想像的,令她欢欣鼓舞“这意味着,我们的湿地保护措施得力,意味着我们终于开始学会与环境和谐共处了。”(作者: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