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东林主办 | 多国专家研讨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日期:2023-01-08 发布单位:林学院 文字:王洪峰、刘志理
文字 王洪峰、刘志理 图片
电话 摄影

2023年1月7日-8日,2022年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年会暨东北亚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哈尔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朝鲜、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00余名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共同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阐明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本次研讨会致力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中国乃至全球履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东北亚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研讨会由东北林业大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共享、共建、共赢”。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宋文龙教授,林学院院长、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孙龙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大会主席金光泽教授,林学院副院长、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鹏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广顺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洪峰博士以及研究中心各团队负责人及成员等参加了现场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孙龙教授主持。副校长宋文龙教授代表东北林业大学致辞。他表示,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进一步深入交流,聚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地位和科学问题,联合攻关,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东林与合作单位的共同智慧。

大会主席金光泽教授代表组委会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希望能够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加强新技术应用与多学科融合。

研讨会主会场设在东北林业大学,大会主旨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马克平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艳杰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研究所、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知彬研究员,韩国汉南大学Bong-Kyu Byun教授以及俄罗斯植物园研究所Pavel V.Krestov研究员分别以“外来植物从地下入侵的机制”“森林生态系统中种子-啮齿动物相互作用的进化和生态学意义”“韩国鳞翅目物种多样性及研究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北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研讨会同时设置4个分会场,议题分别为:物种编目与评估、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前沿、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以及珍稀濒危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的76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于日本东北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汉南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以及俄罗斯植物园研究所、蒙古野生动物科学与保护中心、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英国皇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及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等国内外研究机构。

研讨会闭幕式由孙龙教授主持,马克平研究员致辞。孙龙教授表示与会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共享、共建、共赢”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希望未来可以举办更多的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促进科学思想交流和碰撞,推动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进程。马克平研究员指出东北亚地区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同时对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国内外同仁和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此次会议,有效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参与度,深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国引领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