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俄东北虎保护与恢复研究联合实验室”在我校揭牌成立

日期:2024-03-14
文字 高春梅 图片
电话 摄影 王思邈 侯岚亭

3月14日,“中俄东北虎保护与恢复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学校奥林学院举行。联合实验室将进一步落实中俄两国关于虎豹跨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战略,推进中俄虎豹保护研究信息和技术交流,促进东北虎保护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推动东北虎跨境保护、管理示范、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多学科合作。

东北虎作为全球濒危大型猫科动物,其主要栖息地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它们是生态群落的顶级捕食者,也是栖息地健康的指示物种,在调节食物链、平衡生态、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护群落营养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由于东北虎长距离的移动往往会导致频繁的中俄跨境活动,这意味着单一国家的监测和保护措施往往难以完全有效,跨境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在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

2010年中俄双方签署“中俄东北虎及远东豹跨境保护”合作协议,持续进行虎豹跨境合作保护和交流,包括跨境生态廊道建设、科学研究数据共享、共同开展物种研究等。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海鹏主持会议。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新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在东北虎保护与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对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提出了期许和希望。

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奈登科研究员表达了和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开展东北虎及远东豹跨境保护的欣喜之情。他表示期待中俄两国在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不断迈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肖红介绍了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开展虎豹跨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表达了与周边国家合作,共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的愿望。

国际动物学会副研究员刘明博士肯定了中俄虎豹跨境合作保护和交流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跨境合作模式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起到的积极示范作用。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表达了和国内外专家加强合作,通过科技力量,推动公众认识和了解我国野生东北虎保护的强烈愿望。

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单位由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组成。联合实验室将组建针对濒危动物进行保护研究的国际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东北虎保护理论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俄双方东北虎豹遗传基因库建设、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与研究、东北虎幼崽行为发育研究、人虎冲突防控与管控等方面合作,全面落实中俄关于东北虎跨境保护的合作战略,有力推动两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于海鹏宣读“中俄东北虎保护与恢复研究联合实验室”专家委员会顾问、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名单。联合实验室顾问为国际动物学会主席、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知彬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奈登科研究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马克平教授。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由中俄双方20余位专家组成,专家研究领域涵盖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东北虎饲养与繁育、野生动物遗传学、兽类疫病监测等方向。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担任委员会主任。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肖红为专家委员会顾问颁发聘书;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新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黑龙江省林草局副局长邵伟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副局长关昀为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当天,国家林草局二级巡视员肖红,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刘守新,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奈登科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罗日诺夫研究员,为“中俄东北虎保护与恢复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

中俄专家学者还围绕大型猫科动物在俄罗斯的保护与恢复、东北虎豹研究进展以及东北虎遗传研究、栖息地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深入分析猫科动物保护面临的复杂问题,寻找科学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东北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东北虎的精准保护成效,彰显我国在全球自然保护方面的大国引领。

马来西亚老虎保护组织、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林草局、吉林省林草局、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与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参加会议。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