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年英才耀龙江】周正虎:愿做微观生态学的探索者

日期:2019-06-14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郭楠枫
文字 郭楠枫 图片
电话 摄影

日前,《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省内媒体联合推出“青年英才耀龙江”栏目,宣传我省年轻的优秀人才。我校林学院教授、生态学博士周正虎入选。6月12日,《黑龙江日报》以《周正虎:探究土壤微生物“黑盒子”》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学校新闻宣传中心对周正虎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挖掘,以飨读者。

 

周正虎:愿做微观生态学的探索者

“自古以来,北方冬季的潜台词是万物凋敝、白雪皑皑,等到来年春季才能迎来又一次生命复苏,然而有研究表明,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土壤中仍然奏响着微观世界的生命之歌,是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生命,让这一方黑土地成为“插根筷子都能活”的千里沃野。”我校林学院教授、生态学博士周正虎,这样形象地解释自己获得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他将在东北温带森林进行控雪实验,以揭示冰雪覆盖下,微生物活动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机制。

这个29岁的年轻人,正分秒必争地奔向他的终极人生理想:了解自然规律,让土壤微生物为森林提供更多的养分,增加森林生产力,为人类提供更多木材;让土壤储存更多的碳,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延缓气候变暖。

倾听土壤中的“生命奏鸣曲”

周正虎出生在陕西大山里,父母农忙的身影和翠绿的山林,大自然的一切都吸引着这个小小少年。“小时候看电视,《动物世界》《自然传奇》这些节目,时常出现专家考察野外现场的镜头,我就想着以后也要成为那样的人,随便抓一把草叶,就能准确判断地理特征、生态状况。”高考之后,他毅然填报了志愿表,来到东北林业大学就读森林保护专业。

在大学期间,周正虎多次随老师野外考察,这个来自大山的孩子,得到了导师细心的指导,在一次次抡起大锤砸钢管、背着几十斤重的土样往返生态站的体力消耗中,找到了儿时对大自然的憧憬和快乐。周正虎在王传宽教授带领下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逐渐找准了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全球变化下的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凭着勤奋努力和兴趣,他连续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去年周正虎留在东林任教,至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被国际Top刊物收录的论文有8篇。

周正虎向外行人表述自己的科研工作,总是带着三分自嘲和七分骄傲,“搞生态学的人都特别酷,到野外什么都认识,但是我们搞微生物的酷不起来,因为我们研究的这一把土,看起来啥都没有。其实在1克土壤当中微生物个体数目能达到几十亿,这意味着对微生物而言,指甲大小的一个空间就如同它们的星球。它们个头虽小却具有大作用。假如没有它们,地球上的生命体系将无法维持。”

面对这个复杂庞大的微观世界,究竟从何入手,如何一点点摸清它的运行规律,周正虎自述也曾有“举剑四顾心惘然”的时刻,但凭借东林深厚的学养背景提供的丰厚的学术财富,他开始尝试并找到了将宏观动植物理论应用于微观生物世界的科研道路。他进一步解释道,阔叶红松林的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中个体大、寿命长的树种比例会逐渐变多,而个体小、寿命短的树种比例逐渐变少,通过研究,发现微观世界也有相似的演替过程,这种研究思路为揭示微生物在森林土壤当中的生命活动和功能过程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瑞雪兆丰年”将获科学实证

周正虎郑重地对自己许诺了一生的誓言,让理想在东林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他认为,前期野外考察取样、实验室分析、数据挖掘,直到形成论文的过程,就像发现并记录一个故事,它有起承转合,有自己的高潮和结局,而我们所做的,是把这个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且以此为契机,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表面上看讲得轻松,但背后付出的心血和艰辛,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挖土取样、负重徒步、蚊虫叮咬尚算小事,还有可能感染令人恐惧的森林脑炎,而分析数据的过程常常夜不能寐,这更像是旅人在茫茫黑夜里追寻一盏远山的孤灯,行囊里装着的是对专业的热爱,心中充满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孤灯虽缥缈难寻,却挡不住旅人前行的步伐。“已经有研究表明,冬季土壤微生物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贡献率可占全年的24%以上,净氮矿化速率甚至超过生长季。相反,失去雪被保护的森林土壤生态过程因极端低温而受限。”周正虎在前辈研究工作基础上的《雪被变化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将在未来几年开展科研工作。较厚的雪被可将土壤温度维持在稳定状态,对土壤具有保温作用,从而维持微生物在冬季的生命活动,“瑞雪兆丰年”可能也预示着较高的森林生产力。

周正虎坦诚说,“研究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因此我要试图理解生命,带着好奇心去研究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是怎样有序的、有规律的生活在土壤中。”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进步,土壤微生物生态学这个领域近10年来也逐渐兴起,不过其尚处于基础性研究阶段,距离摸清大自然的规律、人为控制发挥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为时尚早。

但这个领域对于了解自然规律,让土壤微生物为森林提供更多养分,保证较高的森林生产力;让土壤储存更多的碳,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有着巨大的科研价值。“我愿意与同行一起,投身到我省的森林生态建设中,让黑龙江成为林业研究、森林生态学研究大省。”周正虎坚定地认为,理想虽然遥远,但是终必将实现。

黑龙江日报报道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90612/425185.html

东北网报道链接: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9/06/12/058215024.shtml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