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校园人物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人物 >> 正文

【修身治学】陈志俊:大自然的“追光者”

日期:2022-09-13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叶蓉 王思邈
文字 叶蓉 王思邈 图片
电话 摄影

开栏语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涵养高尚师德,学校全媒体推出“修身治学”栏目,展现我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的精神风貌,展示我校教师修身治学、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他们中有成栋科技奖的获得者,也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希望广大教职员工以他们为榜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陈志俊:大自然的“追光者”

个人简介:陈志俊,男,汉族,1987年生,安徽人,中共党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高分子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现为东北林业大学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学科教授、博导,国家一流专业林产化工专业主任,主要从事多类型林木资源的光理化特性研究,为林木资源向光功能材料的定向转化建立了科学基础。工作以来,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全国林草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后备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核心成员,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二等)、中国林草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等。现担任Wiley旗下期刊Applied Research副主编,Wiley旗下期刊“Exploration”青年编委,《林业工程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木质素创新利用联盟理事,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理事,中国微纳技术学会理事与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等学术兼职。


“学参天地,德合自然”八个字铭刻在每个东林人的心底。天地之间,自然万物有着无穷的奥秘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更为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茫茫林海之间,还有着“芳香生物质”这一3000多亿吨的资源大宝库。如何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资源利用背后蕴藏着神奇的奥秘。陈志俊团队一直在国际前沿生物质光理化领域中探索。

“向自然学习,让生物质在光的作用下熠熠生辉。”这是陈志俊团队心中长期以来达成默契的信念。为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他聚焦于林木资源提质增效利用,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物质光理化特性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获得行业内专家与学者的认可,这为他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注入了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增强了他“追光者”的底气。

坚定光的方向,聚焦森林资源库

别看陈志俊很年轻,但他的研究团队却是较早探索“林木资源光理化特性光功能”的先行者之一。“之前有团队做林木资源利用、也有团队做分子光理化特性,但二者结合却少之又少。”陈志俊博士期间研究方向是光响应生物纳米材料,入职后在我校李坚院士、刘守新教授、李淑君教授等老师们的帮助及指导下,他打破固有思维,创新性结合林木资源与分子光理化特性,聚焦于宏量生物质资源的高价值化应用,进一步替代化石能源,制备高附加值光功能材料。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及依赖性,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毒性,为‘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贡献。”陈志俊说。

“虽然方向确定,但距离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始终相信行则将至,做则必成,一切成功背后都需要踏实积累。”讲到科研,谈到未来,陈志俊总是坚定有力。

陈志俊课题组利用“下脚料”木质素制备出了余辉发光纸、余辉发光丝线,在防伪打印与高档织物防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这一发现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Cell旗下的顶级材料类杂志Matter专门发文评论“该发现为木质素的利用赢得了新生”。在这个成果的鼓舞下,他们越做越深入,在大量的探索下,他们发现这种发光不是木质素独有的特性,许多与木质素具有类似苯环结构的林木芳香资源都具有这样的共性发光现象。经过艰难的探索,他们终于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光理化特性对林木芳香资源进行高效加工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突破了林木芳香资源利用的理论瓶颈。在该发现的基础上,陈志俊与团队合力完成的“大自然启发的林木芳香分子特性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同行的广泛认可,最终斩获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建立、突破,这些词看似简单,背后却凝结着多少付出,或许只有陈志俊自己才能知道。“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失败与困难,要保持兴趣和耐心,沿着一个点坚持走下去,就会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这是陈志俊与团队成员长期坚持的理念,也是一个科研团队“跬步江山即廖廓”的真实写照。

“科研的种子,因一束光而萌芽”

陈志俊之所以坚持不懈,不断追逐光的方向,离不开在学生时期老师对他的影响。

2006年初秋,18岁的陈志俊第一次远离安徽老家,在“秋老虎”的热浪中踏上北上的火车,开启了他在东林的学习之旅。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传承。在大三一次偶然机会中,他了解到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自己做点东西,似乎也挺好玩”,陈志俊便联系了同班同学与师弟师妹共同组队,开始第一次独立科研探索的尝试。出于兴趣与热爱,四位年轻人在项目指导教师李淑君教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查阅文献、设计实验,热火朝天开展起来,凭借团队的同心戮力,他们的“小项目”最终升级拿到当时项目资助金额的最高级别。当时的学生团队没有产出很多有影响力的成果,但却启发了这些年轻人的科学研究兴趣,陈志俊说道,“当年的学生团队成员后续都读博士从事科研工作了,比方说,其中一名组员,田兵老师,也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有些也成为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上发表重要成果的学者。”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小的一场创新实验项目,点燃了青年们的科研热情,也浓缩着东林人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秀意志品质。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陈志俊很感谢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但更多的感谢他想送给在东林所遇到的所有恩师们。“老师们,总是默默无闻为我们做很多事情,当实验需要器材时,只要跟老师提出帮助请求,这些器材就会默默出现在实验室里,我自己成为老师之后才知道这些设备的申请背后所需要的细节及问题,但是老师们用‘无声之爱’支持着我们。”

改变陈志俊人生方向另外一位老师就是当时他的专业课老师刘守新,刘守新教授除了课堂上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时常将学科行业里领先的设备、技术和科研进展传授给学生们,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科研“眼界”。这也给陈志俊指明了清晰的人生规划——要去更高更好的平台去学习。

经过四年扎实的专业积累与实践经历,陈志俊顺利敲开了前往华东理工求学之门,华东理工位于国际化都市上海,灯红酒绿,十里洋场。但陈志俊似乎志不在此,他每日在教室、实验室、寝室三点一线中穿梭,经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先后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我们都知道论文并不是科研的评价标准,但是在论文撰写、修改补充过程中会锻炼基础的科研素养,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夯实基础,很感谢那些为我在科研学习道路上提供指引与帮助的每一位老师。”由于出色的科研表现以及坚定的科研信念,陈志俊后续前往德国马普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前往德国求学,面对文化不同,饮食差异、语言关的挑战,陈志俊也会有“头疼”想家的时候。但是与其“矫情”的对比差异,不如抓紧时间用来学习,就这样他抓住一切可能,不断与专家学者们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科研思维,不放弃每一次能让自己进步成长的机会。陈志俊回忆道“那是一段艰难而又美好的时光”,也正是这段时光让陈志俊对于科研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系统,也鼓舞着他继续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异国他乡求学期间,陈志俊经常能收到来自东林老师们的关怀。在学业生活外,老师们更心系他未来的发展。“在博士毕业前夕,李淑君老师向我介绍了学校的‘5211’人才引进计划,充足的科研启动资金以及安家费待遇;熟悉的校园与老师,让我们这群心中想要干好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再无后顾之忧。”陈志俊有些“心动”了。

2016年冬天,他搭乘13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回到与德国几乎同纬度的哈尔滨,再次回到曾经的校园,看着熟悉的老师们,他乡“游子”倍感亲切。为欢迎陈志俊的到来,时任材料学院院长的刘守新向他介绍学院以及学科的发展状况,学院也邀请他举办个人首场学术报告分享会。热情的招待与真挚的重视,给陈志俊的心中放上一颗“定心丸”。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位通过“5211计划”引进的杰青,2017年的春天,带着学院老师们的期许和自我抱负的雄心壮志。陈志俊回到东北林业大学任教,曾经在他心中的那颗嫩芽,终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沐光而行,追逐路上成为照亮前路的光亮

初为人师,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挑战,陈志俊也“消化”了很久,“回到学校任教后,让我逐渐发现,一个好老师的职责和使命已不仅仅是要完成多少实验和项目、发表多少论文,而是如何在学科发展、科研育人、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如何交好‘立德树人’这份答卷”。陈志俊始终秉持着这份信念,一路适应转变、克服困难、沐光前行。

“漂亮的分子下面,永远沉淀着很多丰富多彩的分母。”陈志俊在面对每一份成果时,都理性且谨慎看待。一个好的科研团队需要合作力、凝聚力,作为导师要全面了解学生需要、内心所想,发挥优势,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改变学生。

“我心中的好老师就是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而陈老师在我的心中就是这样的老师。”陈志俊的博士研究生罗雄飞谈到与陈老师初识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陈老师会严格要求大家做实验时穿防护服,带护目镜。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做好实验的前提下,要学会保护自己;那个时候实验室的卫生不是很好,陈老师就经常带头打扫实验室,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大家也慢慢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陈老师首先是帮助我们理清问题,及时修正,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真挚地指导”罗雄飞回忆道。

陈志俊在“传道”路上秉持的仁爱之心,严慈相济,言传身教地影响了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也切身感受到尊重、平等、和谐和宽容的师生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陈志俊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开展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有其他科研团队抢先发表课题成果,此时,距离学生毕业时间不足两年,陈志俊不免有一些担心,重新调整研究方向,学生能否能够完成?但是他在日常科研岁月里总是鼓励学生要正视失败、理解失败、利用失败,所以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挫折”后立刻心无杂念的投入新的研究方向,之后的每个寒暑假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在新的方向上获得的成果陆续发表在《自然-通讯》和《德国应用化学》等业内高水平科技刊物,与很多博士研究生的成果相比也不遑多让,像偶像剧般的“逆袭”剧情,这也深深震撼了陈志俊的内心。“在学术上自己是学生的导师,在生活中,很多学生也在深深影响着他。我默默注视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益匪浅。”他不禁感慨“师生间最美好的关系应该这样:相辅相成,相伴相生,彼此照亮”。

当他和团队看着一个个科学难题不断被攻克,欣喜之外有一丝愧疚情绪,是对于他妻子与家人的愧疚。2018年8月,他正与妻子在家乡举办婚礼仪式,宾客还未走,这位仪式上的“男主角”就已经拿着电脑回到家中开始准备相关项目申报资料。与新婚妻子在异地度蜜月时,也只留下妻子独赏异乡的美景,而他把更多时间留在酒店,投身论文修改回复中,不分昼夜与团队沟通、调整和补充修改。女儿出生前夕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由于在北京参加项目推进会,只能由家人陪伴爱人在医院生产,错过了“初为人父”的重要时刻……

在学校70年建设发展中,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东林人,他们扎根黑土、树木树人、潜心治学,以服务国家需要,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正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的付出与坚持,为一代代科技林海的“追光者”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