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自救互救能力,10月22日,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学校保卫处、实验室管理与条件保障处,在新逸夫教学楼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暨消防疏散应急培训演练。该演练是研究生《生物学实验安全与管理》课程的实践部分,演练包括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疏散逃生演练和消防器材实操。学院部分教师及2025级研究生等近两百人参加本次活动。
在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专题培训中,学校保卫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王宇新系统讲解了高校实验室常见的火灾隐患、预防措施、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以及火场逃生的关键技巧。在模拟火情的应急疏散演练中,设定某实验室发生火情,楼内模拟释放无害烟雾,部分通道设置了简易障碍以增强临场感。消防警报响起后,在应急引导员的指挥下,师生用湿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迅速沿指定疏散路线低姿、快速、有序撤离。整个疏散过程组织严密,各岗位人员配合默契,全体人员在预定时间内安全转移至指定集结区域。


消防器材实操环节,师生分批进行了水基灭火器扑灭初期火源的实战练习。通过“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的亲身体验,参与者熟练掌握了灭火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演练现场由课程主讲教师梁洋、王江、赵娜、刘淼协助组织,参与培训演练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讲、演、练”结合的活动形式,让人印象更为深刻,不仅切实掌握了消防器材使用和应急疏散的技能,更显著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和临灾应变能力。
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演练经验,持续优化疏散标识、完善应急流程、压实安全责任,努力构建“教育-演练-评估-改进”的安全管理闭环,将消防安全更深融入日常管理,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