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精彩推荐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推荐 >>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机电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举行主题座谈会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日期:2025-09-05
文字 贾明旭 图片
电话 摄影

铭记伟大胜利,砥砺强国之志。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和研途逐光党支部在观看完直播以后,第一时间联合发起召开了“铭记伟大胜利砥砺强国之志”主题座谈会,重温浴火奋战的峥嵘岁月,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引导广大研究生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学院党委委员、研究生辅导员吴晓红,研究生辅导员郑凯航、蔡智斌以及部分研究生党员代表参加座谈。大家一致表示,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阅兵,充分展示了国威军威,彰显了我国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力量,同时更加深切体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支部成员、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研究生辅导员吴晓红表示:观看阅兵时,我看到大家眼中闪烁着的光芒,那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豪,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常说“强国先强教,兴国先兴才”。在和平年代,爱国可能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搞科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学们不仅要做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更要做新时代精神的传承者。要在科研攻关中发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坚韧不拔,在学术探索中体现精益求精,在面对困难时展现百折不挠。

研究生辅导员郑凯航表示:回望天安门广场的阅兵盛况,内心满是激荡与荣光,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和平荣光,更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的磅礴力量。作为研究生辅导员,我始终坚信,青年党员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今天的历史记忆,不该只是陈列的过往,更应成为大家科研路上的“精神燃料”,希望同学们能把阅兵式上感受到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验室里攻克难题的执着、学术探索中追求真理的坚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勇攀高峰。

校优秀共产党员、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贾明旭表示:国家通过阅兵,昭示国家对历史的敬畏与责任,告慰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3800万同胞英灵,强化全民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作为新时代的高层次人才,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学术追求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党支部成员龙俊表示:雄壮的步伐、先进的武器展示了国家的强大力量,更让我感受到和平的可贵。武器并非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安宁。作为博士生,我们既是青年,也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与见证者。我们应当在科研、学习与社会中尽己所能,把爱国情怀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发出负责任的声音。国家强盛不仅在于军力,更在于人民的幸福和尊严。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勇担使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对未来最庄重的承诺。

博士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周维表示:我们看到了盛大的阅兵仪式,看到了强大的科技武器,看到了先烈浴血奋战下捍卫的战旗,看到了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阵和每个汗流浃背的士兵坚定不移的眼神。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今天的中国军人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就是把他们为之牺牲、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研途逐光党支部副书记李贵洋表示:80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一个民族来说,足够让一代人从出生到离去,也足够让一个国家从焦土走向复兴。这是我们用整整两代人的血汗和智慧换来的底气,是让和平的阳光能继续照耀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真理。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团结的力量。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要继承发扬同心同德的优良传统,凝聚智慧与力量,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机械专硕第三党支部书记贺杨表示:本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本次阅兵展现的国产先进装备不仅是技术革命的战果,更是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核心力量。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后盾,更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力量。

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秦昌浩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八个字于我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内涵。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仍在脚下。我们的“战场”不再是炮火纷飞的前线,而是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在每一个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平凡岗位上。

林业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侯逸飞表示:阅兵的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但要达成这个目的还需要我们增强实力,锤炼意志,以强大的实力和敢战能胜的决心守护和平,制止战争,以强悍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去开创未来。我们的敌人从来没有消失,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日益严峻,我们每个人都应投身于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伟大斗争。

机器人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耿赢达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员,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这场阅兵和此次座谈会,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淬炼。它告诉我们,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车辆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胡梓轩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明确了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科研与学习中,要发扬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支部工作中,要以严谨自律、积极进取的态度,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管科及工业工程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孙新琦表示: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融入学习和科研中。

机械专硕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成员林晓雨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凭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英勇的斗争意志,赢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更能体会到这份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能忘记,精神需要传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研究生党员,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的时代责任。我们要把家国情怀融入科研攻关,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

2025级研究生新生党员代表、机器人工程专业曹浩表示:通过观看阅兵仪式,我深刻感受到科技与国防建设的紧密结合。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HQ-29防空反导系统、DF-61等高科技武器装备和先进的军事机器人,我对国家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及机器人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自豪。作为未来的工程师,我更加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历史的辉煌成就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都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争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