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4月29日,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全院师生代表开展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实战演练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强化师生安全素养,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筑牢安全屏障。学院党委书记祝胜男、副院长史金铭及全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学院党委书记祝胜男指出,实验室安全是学院工作的“生命线”,消防安全更是关乎师生生命安全与科研资产安全的核心环节。本次培训及演练是学院“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场事故背后都有隐患的积累,每一次逃生机会都源于日常的充分准备。”她要求全体师生以此次培训演练为契机,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培养“隐患自查、风险自纠”的主动性,通过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应急逃生技能,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随后,黑龙江智远行消防安全专家金彦良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结合高校实验室特点,金彦良老师系统讲解了火灾成因、预防措施、灭火器使用方法及火场逃生技巧,并通过真实案例剖析火灾隐患的严重性。培训结束后,学院在逸夫教学楼1-7楼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模拟场景中,实验室突发火情,浓烟弥漫,逃生通道设置障碍物以增强真实感。随着消防警报响起,师生迅速反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通道低姿撤离。应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引导人员有序疏散。全体参演师生在5分钟内安全撤离至指定集合点,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充分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本次消防演练既是对既有机制的实战检验,更是面向未来的未雨绸缪。演练结束后,金彦良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师生快速反应和规范操作,同时指出需改进的细节及逃生要领,并建议学院进一步优化疏散标识和应急通道管理,完善应急疏散预案。活动尾声,学院副院长史金铭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演练暴露出日常安全管理中的细节漏洞,学院将建立“演练-评估-整改”闭环机制,将消防安全融入日常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压实安全责任,为师生筑牢“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