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精彩推荐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精彩推荐 >> 正文

传承、接力|生态学院大一新生与东林老教授面对面座谈

来源:生态学院 日期:2024-09-27
文字 白海波 图片
电话 摄影

9月24日14点,一场由生态学院精心准备的新生面对面座谈会在丹青楼410室举行。本次座谈会邀请了生态学专业1953级毕业生祝宁教授,为新入学的生态学子讲述他与东林的故事。学院党委书记张艳波,新生辅导员白海波和2024级全体新生参加本次活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伴随着《松花江上》的歌声,祝宁教授讲述了一个向往黑土地的南方孩子在高中班主任以及亲戚的影响下,毅然报考东北林学院,并扎根这块沃土、“生根发芽”的故事。他的耕耘和探索,辛苦和付出,让同学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座谈会上,祝宁教授对新生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举一反三、注重思考。祝宁说:“上课时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能按部就班跟着老师走。不要只是机械地跟随老师的授课内容,要学会观察并提出问题。”祝先生的话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正如观察一棵树,不仅要看到它的枝叶繁茂,更要思考其根系如何深扎大地,与其他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才是一个生态人应有的态度。

二是保持热爱、细心经营。祝宁谈到自己对生态学的热爱和投入。他说:“要想把生态学作为事业,就要先喜欢它;如果想把它作为职业,那就必须干。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地去读几本生态学的经典著作,找到精髓进而掌握基本知识。我们学生态就要懂行话,说点内行话,找到兴奋点。”

三是惜时如金、博采众长。祝宁教授强调了时间观念和紧迫感的重要性。他说:“要有时间观念,始终保持新鲜感和紧迫感。大家刚刚走进大学,很多同学觉得10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解放了,可能会心生散漫。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活得有意义、有意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祝教授的话语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度思考,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要珍惜光阴、追求卓越。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提问。他们或是问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问题,或是问及推荐的生态学书籍,或是对老先生这么多年坚守生态战线的敬佩之心。祝教授结合他的学识、经验与感悟,与学生认真互动,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同学们真诚的指导。现场气氛活跃,引来同学们阵阵掌声。

座谈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张艳波由点及面,从祝宁教授的个人经历、其独有的授课方式和精气神,以及老先生于森林生态领域耕耘数载的卓越贡献作了总结。新生为祝教授献上鲜花并合影留念。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和真挚的祝福中结束。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此次座谈会不仅让在场的师生们感受到了岁月如歌的魅力,更让他们领悟到了智慧常青的真谛,以后将接续前辈光荣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