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文法学院在文法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阅读分享会,分享人是1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班的王振鹏。他在校期间阅读书籍300+,并且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在此次分享会上,王振鹏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第一是自身的读书经历。从初中的奇闻杂志到高中时的名家著作,再到大学时的专业知识,王振鹏认为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自己读书的兴趣点,培养自己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且进行广泛阅读。
第二是读书感受。王振鹏认为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虽然有些人认为书籍是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看一本书,我们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他将读书与当下流行的自媒体相比,认为刷视频会带来一时的刺激愉悦,最终只能换来无尽的空虚。而读书是一种慢愉快,犹如微风徐来,会带来一种通透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是读书建议。王振鹏建议要选自己感兴趣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于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选实用的书,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水平。再者是要选自己专业的书,可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在分享活动即将结束之际,王振鹏真诚地表达了他的读书心得: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安安静静做自己,认认真真看世界。他鼓励大家想你所想,行你所行,在复杂的世界中,坚持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选择。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对基本知识得多花时间和精力系统地学,对重要内容要牢牢记住,对一般知识则力求多读快读。在阅读过程中,既要认真概括归纳有益知识,又要思考它还有哪些没有说清楚的或同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有何不同,并将其作为继续研究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