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仅仅用了30秒的时间,学校图书馆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区的1000个免费书包柜通过开学初的网上预订系统就被抢订一空。”这就是图书馆书包柜现今紧俏程度的真实写照。而为了解决书包柜的紧缺现状提出的增配书包柜问题,在我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有效解决。
配备书包柜,解决学生急需问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校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自活动开展以来,图书馆党总支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落实,特别是活动听取意见环节,为了真正体现活动的为民务实,图书馆领导班子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各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除召开民主座谈会、建立网上电子信箱外,还在图书馆B楼二楼大厅内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得到了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其中学生反映最多、呼声最强烈的就是自主学习区书包柜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图书馆读书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子的青睐,原有的二楼自主学习区已经满足不了学习需求,于是,图书馆领导班子顺应民意,在3楼增设了1008个座位的自主学习区,并配备了一些临时存放物品架,然而临时存放物品架一方面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因为不能上锁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为了解决书包柜的资源紧张问题,图书馆将开学初能够在网上进行预订书包柜的对象限制在备考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四学生群体,但是图书馆书包柜的紧缺问题还是日益显露出来。
面对广大学生提出的配备书包柜需求,图书馆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为此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决定把此作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立即着手梳理意见向学校进行了汇报。很快该问题得到了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学校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也给予了积极配合,财务处一周内就落实了专项资金,现已完成招标采购。至此,在图书馆3楼学生自主学习区增设1200个书包柜的老大难问题,在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迎刃而解,得到了迅速有效的解决。
精细化服务,满足师生多种需求
“凡是能到图书馆来学习的都是好学生,我们一定要给服务好,这是我们馆内形成的共识。”当提到图书馆服务工作时,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李学益发自内心的说。图书馆副馆长张凤斌和张静也表示“凡是读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的去做好。”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多年来,图书馆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人文关怀”为服务特征,以“读者满意”为服务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一站式服务”是图书馆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通过这种服务管理模式,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均可在借还服务台完成,克服了以往“借阅式”的区域封闭弊端,在黑龙江省内最早实现了馆内各处的无障碍自由通行;“图书送达直通车服务”是“读者至上”的最好体现,针对教工读者工作忙,没时间来馆借书的情况,图书馆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出只要读者通过网站预约或服务电话说出你的需求,图书馆主动为读者送达欲借图书或取回归还图书的特色服务,真正实现“服务到家”;“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深入各院系、学科、团队当中,征求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意见,对读者急需的无馆藏图书,开通荐购图书绿色通道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服务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数字网络化管理也是图书馆服务的一大亮点,通过数字网络系统,实现书目检索、书包柜和自习座位预约,馆内多处设置的OPAC检索机可随时查询馆藏图书信息或自助办理续借手续,力求读者满意。
正是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和便捷的服务创造出图书馆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现在,图书馆日进馆人次接近1万,高峰时可达1.2万,读者学习热情高,图书馆利用率也高。而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是图书馆全体馆员的辛劳付出,每周除周三下午外七个工作日从早8点到晚10点雷打不动的开放时间,自习区更是早6点就对外开放,创造了省内开馆时间最长的记录。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愿,解群众之所忧。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党总支秉承“服务为民”的宗旨,实实在在的为广大读者办实事、办好事,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不行,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他们还在继续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读者做好服务。(图:邹敏)
学海无涯
一楼自主学习区配备的书包柜
“一站式服务”突出以人为本
馆内多处设置的OPAC检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