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想,传播智慧。11月26日下午,由著名国学学者、中国致公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伟见先生带来的充满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中国古代爱情观”国学讲座在动资楼331国际会议厅如期开讲。
讲座伊始,刘伟见先生谈起了选择此次主题的缘起,他将此称为时代的困惑和传统的启迪,希望能带领同学们从中国传统的爱情哲学中得到启示,帮助大家树立健康美好的爱情观。刘老师首先从《易经》和儒道释三大家中的爱情观讲起,追本溯源,引经据典,展现古人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却富有涵养的爱情观。从汉赋时期恋人追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忠贞不渝,到以唐朝帝王为例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自由奔放、深沉细腻的爱情,再到宋朝伉俪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情感与理性交融的爱情等这些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在场师生充分了解了中国传统爱情观念的发展脉络,引导学子们杜绝只重情欲而无节制的荒唐感情,珍惜纯洁的爱情,对爱情追求要有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表达。
“化为世间缱绻事,时时心映未分离”“东风不信子规啼,留与繁春忆旧说”,刘伟见先生通过自己所写的细腻华美又不失情真意切古体情诗,与在场学子分享了他当年青涩的爱情和甜蜜的回忆。
提问环节,刘伟见先生就“父母对择偶观的限制与自我追求该如何抉择”“浪漫爱情与现实婚姻该如何权衡”“婚介中心和相亲节目出现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耐心深刻的回答,并鼓励广大学子勇于追求一段重情重义、互相尊重、互有责任的知音之爱、相识之爱。
整场讲座长达150分钟,作为国学传播者的刘伟见先生以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信手拈来的古文经典解读了中国古代爱情观,不仅有助于东林学子建立对美好爱情的正确认识,也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国学的洗礼,其博学多识让在场师生无不钦佩,现场提问的同学还得到了刘老师签名的书籍。(侯利军)

刘伟见先生精彩演讲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