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第38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中,我校Scarecrow代表队荣获了1枚银牌(队伍排名35,学校排名22),这是我校首次在ACM亚洲赛事中获得银牌。从铜牌到银牌的转变,我校ACM集训队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这枚银牌的取得标志着在该赛事的整体含金量不断提高的态势下,我校的ACM竞赛的水平也在与日俱增,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我校还斩获了6枚铜牌。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简称ACM-ICPC或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具有悠久历史的权威性组织(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简称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始于1970年,成形于197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从2012年统计的数据表明,ACM/ICPC竞赛已经成为全球高校各类竞赛中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公平、参赛国家和参赛学校最多的竞赛之一。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各大洲区域赛(Regional Contests)和全球总决赛(World Finals)两个阶段组成。今年的亚洲区预选赛在中国大陆共设成都、杭州、南京、长沙和长春5个赛区,根据2013年9月份的网络赛成绩,最终脱颖而出了亚洲地区800余支队伍将参加此次竞技,并争取参加明年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全球总决赛的名额。在学校教务处领导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分别派队参加了这5个赛区的比赛,均摘得奖项。
目前参加ACM竞赛的队伍数正以每年10-20% 的速度在增长,面对网络预选赛以及现场赛日益增大的压力,我校代表队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在网络赛中能进入学校排名全国前70的阵营,能获得大部分赛区的现场赛参赛资格,并能在现场赛取得奖牌已非易事。比赛过程中,既考验参赛选手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英文水平,同时也考验着团队的协作精神。
据悉,今年黑龙江省共有9所高校经过网络预选赛的晋级后,参加了2013的亚洲赛区的现场赛,经过5个赛区的激烈决赛,最终只有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业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亚洲赛区中获奖,黑龙江省高校在今年的亚洲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也是银牌。而东北四省(含内蒙古)也总共只有8所高校的代表队在2013的亚洲赛区比赛中获奖。
在此,向给予本次比赛全力支持的我校教务处领导和教学实践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信息学院院领导、计算机系领导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老师及给予东北林业大学ACM训练队帮助的所有师生员工表示感谢。(陈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