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我校机电工程学院1996级校友张建坡、经济管理学院1996级校友朱启龙联袂做客第七期东林校友讲坛,两位“企业家”校友在动资楼331会议室,以“鲜花·汗水·创业路”为主题,讲述了他们从“就业”到“创业”的一路艰辛和收获,分享了他们创业的奋斗历程和故事。
讲坛开始,主持人与两位校友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开始了回忆之旅。张建坡校友把自己的创业之路分为学习成长、自我意识的养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三个阶段。在学习成长阶段,他讲到大学毕业时遇上大学并轨,追随着许多师兄的脚步来到了苏州从零开始,他着重提到初入职场需要学习、沟通和聆听,“不知道会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要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在工作步入正轨后,他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2009年,他着手创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中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5年的发展,该公司发展成为集仓储、信息和供应链整合等综合管理于一体的苏州物流业界知名企业。随着经验、资本的积累,他又于2013年创办超微中程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朱启龙校友则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为了求职期和创业期。2000年毕业后,他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本专业,半年后转为从事财务工作,先后就职于维德木业、美国辉瑞制药等企业。他告诉在场的同学们,大学毕业一定要“先就业”,有了筹码才能实现“后择业”。在发现了苏州餐饮业的良好市场后,2006年他放弃了外资企业的优越工作,开始了企业团餐项目的创业。创业初期,他承受着家人朋友的不理解、资金困难等压力,实现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发展,他的企业已经由原来的一辆助力送餐车发展成为有十几辆专业配餐车的连锁品牌。正如他说的,行业无贵贱高低,只要你坚持下去终会看到曙光。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提问。在被问及“什么是他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时,两位校友一致认为是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获得的能力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同学们面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张建坡校友强调:要从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的方向,努力做到从“心”开始,这样的选择就不会错。要努力抓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学们对两位校友当年的大学生活也充满了兴趣,朱启龙校友介绍了大学期间在外兼职的经历,他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当下,懂得感恩,学会满足。
讲坛结束后,两位校友还在现场与部分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参加讲坛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学这样说到,两位校友的经验对我们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自己以前只觉得毕业后,一定要进入一个相对较大的平台,现在听了学长的讲述,其实在小企业中的学习发展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位大二的同学表示,听了两位校友的讲述,感觉自己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心。(龚露)

讲坛现场

结束后在现场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