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邓飞先生做客第四十五期东林文化大讲堂

日期:2014-05-22 发布单位:校团委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启迪思想,传播智慧。5月21日下午,“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网络公益项目发起人邓飞先生在动资楼国际会议厅为东林学子带来一场主题为“柔软改变中国,邓飞这样使用生命”的精彩演讲。

邓飞先生以一组催人泪下的中国贫困山区儿童艰辛上学路的图片开场,把曾有的困惑抛给了大家:我国发展得如此之快,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学还会处于饥饿状态?作为资深调查记者的邓飞先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给出了答案:“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越来越少,山区的学校就要合并起来,集中教育导致了学生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邓飞先生觉得这对山区儿童的成长是不公平的,是一种体制性问题,他激情地说:“对待体制性问题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被体制性问题吓倒,我们要忠诚自己的巨大情感,忠诚自己的单纯和天真,因为那是命运的关键部分。”

“没有钱,没有权,但是我有微博!”邓飞先生在宜黄事件直播过程中感受到了微博作为一种新工具的巨大新力量,他希望能通过微博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让候鸟飞等网络公益活动。邓飞先生认为做公益、做志愿服务最关键的是要找准切入点,例如“免费午餐”公益项目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秘诀就是抓住了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孩子”,正如他所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孩子能让所有的中国人团结到一起,帮助孩子全世界都会帮助你,我们就会有力量!”

邓飞先生还对自己在“免费午餐”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站稳脚跟”“如何带领一支团队”“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一一进行了介绍。他们所确立的“师生同食、就地取材、账目公开、村校联合”四原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捐助资金被贪腐的可能。邓飞先生说:“只要做得好就会有掌声,做不好就会有板砖,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不是神,要注重合作,实现合作多赢。”

互动环节,在回答同学提出的自己家乡小学存在的问题时,邓飞老师坚定的说:“这个事情咱们一起来共同解决,你回去了解情况,有问题你可以直接@我”,现场掌声一片。“打开一扇门自然会关上一扇窗,我们不可能做到名利双收,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笑容了,我们也就越来越成功了,这就是最大的名利。”邓飞老师如是回答“公益与个人价值”的问题。讲座最后,邓飞先生寄语现场学生:“有爱,我们愿意行动,我们就能变革,变革没那么难,飞哥可以,大家也可以!”邓飞先生现场还建立了一个“东北林业大学公益行动派”微信群,自己也加入其中,以此号召更多的东林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在乡村环保和支教团队的对接上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侯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