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教师为我省建设冰雪强省建言献策

日期:2016-12-21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日前,我校收到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的感谢函,感谢学校教授曹玉昆为我省建设冰雪强省所提出的建议。

感谢函说:“贵单位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玉昆同志,11月29日参加了我部召开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内容被我部领导讲话、决策建议吸纳,特此表示感谢。”

12月19日,我省召开“挖掘冰雪资源、弘扬冰雪文化”座谈会。我校教授曹玉昆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她从振兴东北的高度、从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高度、从破解“资源诅咒”经济学禁区的高度、从创新发展方式的高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进行了深度解读。

曹玉昆表示,从振兴东北的高度来认识,大小兴安岭林区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寒风的侵袭,使来自东南方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着国家最重要的牧场、粮仓,在国家粮食总体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通过保护绿水青山,开发冰雪资源,振兴东北即是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安全的需要。

曹玉昆指出,从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大小兴安岭丰富的植被资源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单位面积蓄积低,林地生产力也很低,按照水、热、土壤条件等综合因素考虑,森林生产力理论值潜力巨大。若能在黑龙江发展碳汇林业,必将大大提高我省年均碳汇储量,提高我省林业的地位与作用。

曹玉昆谈到,从破解“资源诅咒”经济学禁区的高度来认识,我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重大,自然资源深加工能力弱,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端。省内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反而不及国内非资源型城市,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开发的主要功能用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产品初级加工,随着可开采自然资源的逐步减少,我省石油、林业、煤矿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摆脱“资源诅咒”,需要摒弃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后发优势。所谓自然资源后发优势是指从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到真正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利用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共同的后发优势,改变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雇用低成本廉价劳动、大量追求外部投资以及简单技术引进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特别是要顺应社会消费结构变化后,禀赋资源财富的增加对经济持续增长影响的新态势。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不同的变化,从以物质消费为主的生活消费,逐渐向非物质服务业转变,非物质服务业将是一个增长优势产业。黑龙江省拥有的生态健康产业、冰雪消费产业将是未来社会发展、市场需要的非物质服务优势产业。社会越来越迫切需要生态公共产品;人们越来越关注强身健体、冰雪旅游的消费品,这一切使得消费品生产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将拥有更大的权重,使消费品产业变成了“有效劳动密集”产业,而有效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根本所在。因此,我省要借助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结构改变之时,迅速建立起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和制度因素的后发优势,保持我省在经济发展初期以开发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势,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讲话精神最好的经济学诠释。

曹玉昆教授表示,从创新发展方式的高度来认识,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我省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要使我省资源、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首先要将资源优势转变成资源竞争力。长期以来,东部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城市建设、现代化建设生产、提供原材料以及消费品,我省应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寻求市场契机,优先开发有竞争力的冰雪资源、生态资源,大胆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快速释放后发潜力,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

我校作为地处龙江的高校,一直以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和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为林业和林区建设出谋划策、创造财富。此次曹玉昆教授为我省建设冰雪强省建言献策,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我校专家在龙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作用。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