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东林赤子】越出国越爱国

——记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教师们

日期:2017-09-26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的典型鼓舞师生至诚报国、敬业奉献,学校启动了《学习黄大年,寻找东林赤子》活动。经过寻找,我校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振兴中华作为吾辈毕生之责;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有很多教师像黄大年一样泊淡名利、甘于奉献,不计得失、坦坦荡荡……现学校全媒体陆续刊发“东林赤子”的典型事迹,希望东林师生可以把黄大年未竟的事业发展好,在东林建设更多的黄大年团队。

越出国越爱国

——记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教师们

《我爱你,中国》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曲。而在东林,有这样一个党支部,16名党员中有9人有过出国经历。美国、英国、新西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等10余个欧美等国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却没能留得下他们的心。有过出国经历的他们,不仅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在行动中,身在异国时,穿旗袍、教中文、做中餐,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他们更是在归国以后,通过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激发着东林学生的爱国之志。

“不出国,你永远体会不到对祖国的依恋。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感受,让更多的学生身在福中更知福。”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艳秋说。

用实际经历告诉学生中国的好

“因为我们真的在国外生活过,所以我们向学生介绍外国实际情况时,更有说服力。”曾在美国奥斯汀待了一年的郗雪蓉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自己在国外的生活感受。

郗雪蓉有一门课是《英语电影赏析》。一次她给学生介绍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大片《穿PRADA的女魔头》,影片中时髦的摩登女郎脚踩高跟鞋,伸手就叫了一辆出租车。对于这个情节,郗雪蓉告诉学生,其实国外生活一点不方便,不可能像这样随便就能叫到出租车,想要叫车,需要提前预约,1个小时能叫到车就不错啦。学生们感慨道:“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一些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曾经让很多学生盲目崇洋,觉得国外什么都是好的。但正是因为老师们有着在国外生活的真实经验,才让学生们可以理性地看待外国文化。而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在这种理性中渐渐清晰。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做过半年孔子学院教师的王培松,对此也颇有感触。“在美国,尤其是像阿拉巴马州这样相对落后的城市,经济条件不好的普通百姓出行特别不方便,公共交通不发达,打车的费用非常高,而且还得支付小费。”当听到王老师这么讲时,在座的学生们都发出了原来如此的感叹。“其实,我们国家的网络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外,我在美国生活的城市,所谓快捷支付只有刷卡一种形式,哪有微信、支付宝扫码,还是国内生活方便。”王培松经常在课堂上分享她在美国生活的细节和感受。

“中国这些年发展得很快。”“我们一点儿不比国外差。”“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听了老师们的讲述以后,很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被激发出来。

一门越上越美的课

《国际商务礼仪》是2015年学校新增的一门通识选修课,视野开放的90后东林学子们,在开放选课的20分钟内,可谓“秒选”了这门课。

抢到课程的学生们并没有失望,因为这是一门与大多数课程不同的选修课——有教材,却并不仅局限于教材;无教具,教师们自备教具。“我依然记得上西餐礼仪那天,张艳秋老师拎着一个大包来到课堂,从里面一一拿出餐盘、餐叉、餐刀、汤勺、水杯、红酒杯、白酒杯等餐具,精美的瓷器,讲究的摆放,立刻吸引了我,不由得正襟危坐起来。”野生动物资源学院2015级学生许诗亮,对于上学期刚刚学习过的课程记忆犹新。被吸引的许诗亮对这门课格外用心,学打领带了,他专程买了2条领带天天对着镜子练习;要进行谈判实践课前,他购买了一套合体的西装……本想着要在工作中用到的国际礼仪,被他在大学生活中提前上演了。

在国际商务礼仪课上,老师们不仅仅对国际礼仪标准进行讲解,更多的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交礼仪进行对比。“讲西餐礼仪前,我一定会以中餐礼仪为引子,当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往往会升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课题组组长张艳秋是这样讲课的。

张艳秋2017年2月刚从美国麻省桥水州立大学(BSU)访学归来。在美国进修期间,她研修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管理,在美国桥水州立大学用英文开展了一次题为“哈尔滨-中国东北边疆的故事”的公开课,大美龙江和黑土文化带给异域的美国师生很大的震撼。张艳秋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把西方思想和中华文明有机结合,“国际礼仪中国化,中国礼仪国际化”,也一直是该课程组的教学标准。

“这是一门越上越美的课,我们在上完这门课后,思想和行为也仿佛受到了一次洗礼,言行和举止也更加优雅了。”《国际商务礼仪》课主讲教师王宇表示。王宇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过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身在悉尼时,她深深感受到国家强大带给华人地位提升的自豪,也深深理解了海外华人每逢佳节为何一定要进行盛大庆祝的原因。“越盛大,越思亲,在悉尼中国传统节日时,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王宇真诚地说。

诚如《礼记》所言:‘礼者,修言行,齐颜色,正衣冠’。”《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组的4位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的充实中,在60余件课件的打磨中,把职场上的有礼有节与生活中的举止有度,通过亲身的示范与讲授,传递给选修该课程的东北林业大学各专业学生们。

一次特别的民主生活会——“碧血丹心,教书育人”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分布在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和研究生外语教研室,16名党员,与15名公用外语第一教研室的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16门全校本科通识选修课和多门本科及硕士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的外语教师们,甚至连聚到一起开会的机会都很少。“召集会议时,有的在课上,有的在备课,有的孩子小,有的老人生病,还有的在国外访学中”。即便如此,在召开题为“碧血丹心,教书育人”的党员民主生活会的时候,16名党员中有13名党员到会,“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在课堂上把育人融进去,这样的会,再忙也得参加。”

8位通识必修课课程组的代表依次发言,李安娜代表高级英语翻译组,解读翻转课堂寓教于乐的育人方法;曹颖哲代表学术英语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组,强调如何避免学术不端;王宇代表国际商务礼仪组就培养学生的职场礼仪与生活礼仪相结合进行了PPT展示;支部委员洪雪娇代表英语电影赏析组在角色中挖掘正能量;张爽代表新闻英语听力组解读了如何通过新闻热点来教书育人;赵君胜和王晓妍代表美国社会与文化组阐述培养学生以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学习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学术思维和跨文化思维的能力;任冰代表高级英语视听组展示了运用《国家地理》等原版音视频在线材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广度和国际视野的过程;张洋代表跨文化交际课程组培养学生如何把握交际技巧,在课堂设置不同文化背景,模拟在跨文化环境下的正确交际方式,避免文化冲突……

“像这样与教学结合得这么紧密的民主生活会真的很有意义。”郗雪蓉感慨到,“在国外高校交流时,他们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经常开诚布公地讨论教学内容,如今我们的讨论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效果。”

分享经验、互评不足,没有套话、全是干货的民主生活会,不仅使这群外语教师们对彼此教授的通识选修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让他们在交叉讨论中习得了更多样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教师自身首先必须要成为典范。“外国语学院大部分是青年教师,有出国经历的多,如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我们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为此,外国语学院党委把党务工作落实落地,“低调”地融入到业务工作与日常生活中。

2017年外国语学院组织了一次庆“七一”毛主席诗词朗诵会。在前期准备时,很多人是逐字逐句地纠正发音、调整情绪,在最后表演时字正腔圆的朗诵不仅展现了毛主席诗词的磅礴气势,更抒发了教师们的爱国真情。

现在文博楼12楼的走廊,不但悬挂着历届英语专业的毕业照,也有72名党员的风采展示,那是学院出资请专业摄影师拍摄的“艺术照”,非党教师们羡慕地说,也想要这样的美照。

文博楼11楼的告示栏中,不但有近期学术讲座通知,也张贴着刚刚进行的学宪法书法大赛作品,那是需要全院教工投票产生的获奖代表作,“提笔忘字的今天,静心书写一份作品,不但让宪法入心入脑,更让我们重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

鲁迅曾经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很难有机会像黄大年一样取得惊天动地的科研成绩,但是一灯如豆,万点星光,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萤火一般发一点光,聚集起来,岂不就是炬火?越出国越爱国的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们正是用自己的发光,萤起学生心中的爱国之火。(文:刘丹)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获得2015-2017年度东北林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国际商务礼仪课》上学生制作的中英文名片

《国际商务礼仪》课上教师自备餐具教学

党员民主生活会现场

支部党员与公共外语第一教研室教师共同排练诗歌朗诵

位于文博楼12楼的党员风采展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