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东林情,一次志愿行。6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会,党委副书记蔺海波与即将奔赴服务地的8名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和25名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艾曦锋主持。
在座谈会上,志愿者们抒发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和不舍之情,深情回顾了浓墨重彩、一生难忘的大学生活,表达了去西部和基层服务奉献、支教扶贫的信心与决心,也憧憬、规划着即将开始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谈到参加西部计划项目的初衷时,经济管理学院木黑提·比言同学诚恳地说到:“自己在高中阶段就想过假如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当一名志愿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知道自己力量薄弱,可是上千个上万个人一起努力,一定会有所改变的,我很高兴现在有机会使自己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在谈到迎接即将开始的志愿服务生活时,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文法学院姜雪同学说:“我现在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承担起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责任,更多的是考虑我能够给支教地的孩子们带去什么,更多的是考虑自己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如何能对得起自己即将站上的讲台和台下注视着我的眼睛。这些思考让我不断地提高自己,也让我变得比之前更加坚定和成熟了。”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经济管理学院杨婉婷同学不仅回顾了加入支教团以来的培训以及收获,也从立足教学本职、开展第二课堂、服务当地群众、寻求多元发展等方面畅谈了支教规划。
志愿者们为表达对母校和老师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精心制作了纪念视频《让信仰点亮人生》,在座谈会上播放,并向母校赠送了带有全体志愿者签名的纪念衫。
党委副书记蔺海波向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授旗,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西部计划志愿者是有理想、有担当、有志向的优秀东林学子,也是全校同学和志愿者学习的榜样。蔺海波副书记和大家着重谈了四个“担当”:一是坚定信念、立志报国的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向优秀校友刘磊学习,毕业后主动到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服务工作,不仅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且带领保护区大学生群体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二是立德修身、砥砺品格的道德担当。讲述了我校服务地内蒙古科左中旗宝龙山中学和黑龙江青冈三中两位校长对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高度认可与赞赏的故事,希望志愿者们潜下心来立德修身,放下身段扎实服务;三是恪尽职守、服务西部的职责担当。谈到我校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和校友刘磊所在的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获得第七届“母亲河奖”的事例,希望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扶贫脱贫等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四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角色担当。高度评价了我校西部计划项目办2009年以来四次被团中央授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和研究生支教团入选团中央等评选出的全国仅10支“2015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寄语志愿者们不断传递当代青年志愿者的榜样力量。蔺海波副书记号召同学们不负时代重托、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坚持知行合一,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并弘扬志愿者精神。
座谈会上,校团委副书记李晶才宣读了《东北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八个一”工作方案》和《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组织机构的通知》。
近日,我校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即将带着学校的期望和重托奔赴新疆、内蒙古、贵州、黑龙江、西藏等5个省区的6个服务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十余年来学校已连续派出158名志愿者,其中包括63名支教团成员。他们在时代、国家和人民的召唤下,为西部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东林人特殊的贡献,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上作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业绩。
座谈会后,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土木工程学院鲁建鑫表示:我们一定会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绝不辜负母校和老师的期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东林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接力服务的优良传统。(乔恩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