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吉林、浙江等10余个省市的近百名植物学知名专家与学者聚首我校,就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分类与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等内容开展学术讨论。与会学者还共同回顾了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我校林学院老教授黄普华的教学生涯与学术成就。
8时30分,专家学者与我校相关专业师生百余人参加了在主西104室举行的开幕式。我校总会计师伍海泉、黄普华老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林学院院长李凤日主持。
伍海泉总会计师代表学校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东北森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世界同纬度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但由于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野生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很多植物濒临灭绝,探索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为东北植物资源的保护事业献计献策,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伍总会计师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85岁高龄的黄普华老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在2017年深圳举办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前夕,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非常有必要。国际植物学大会起源于1900年,每6年举办一次,被称为植物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110多年来首次在我国举办,令植物学工作者倍受鼓舞,希望此次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为在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更好发表学术见解,展示我国植物学研究风貌积聚力量。黄老先生还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1952年求学东林、56年留校任教以来60年的学习经历与教学经历,并表示目前仍在笔耕学术,近期将有2部论著、1篇论文发表,还在为国际植物学大会准备会议论文。
开幕式上,学生代表向黄老先生献花以表感恩与敬意。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姬兰柱与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冯玉龙分别做了题为《东北森林植物资源现状》和《外来入侵植物的适应进化》的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18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还赴帽儿山实验林场及老爷岭生态定位站进行野外考察。(文:刘丹/图:周佳桢)

研讨会现场

学校总会计师伍海泉讲话

黄普华老先生讲话

学生代表向黄普华老先生献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作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