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黑龙江省东北虎调查监测及东北虎主动预警与危害防控项目(一期)启动会与技术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此次活动由学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主办,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林学会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多样性分会,以及东林-新光野生动植物保护智能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协办,各地市、县林业和草原局及龙江森工、伊春森工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代表,以及各协办单位的专家共计13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东北虎作为食物链顶级的濒危大型猫科动物,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意义重大。黑龙江省拥有中国境内最大面积的东北虎栖息地。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强,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数量和栖息地不断恢复,但人虎冲突事件也逐年增加,使得人虎冲突的风险评估与主动防范成为东北虎保护工作的新挑战。
为了精准掌握东北虎种群的分布规律,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东北林业大学承担东北虎及其猎物等林栖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分布动态调查与监测,旨在全面掌握东北虎等大中型兽类动物资源分布动态,服务于全省人兽冲突的科学管控与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会议由学校科研院平台管理办公室主任、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应天玉主持。会上,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海鹏,学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海分别讲话,表达了学校对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项目主持人姜广顺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孙剑玥、魏海林分别就专项资金项目核算要点工作、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审计管理相关工作的要求进行详细讲解,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财务指导。


活动还开展了东北虎等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技术培训,就自动相机监测技术规范和关键技术、人虎冲突现状与东北虎出现信息直报系统使用方法、数据收集技术规范、野外遗传样品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等内容展开,有效提升了全省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对东北虎监测与危害防控能力,凝聚了各方共识,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