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丝路十年|东北林业大学一粒粒“种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3-10-16
文字 高春梅 陶知言 石晓飞 图片
电话 摄影

在家乡开办汉语班、喜欢穿汉服、保持喝茶的习惯、学习中国书法、用在中国留学学到的知识推动家乡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在积极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中,培养的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各自的领域发展成长,推动着国与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把汉语班开在了家乡越南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也是越南留学生校友陈儒决千里求学后回国创业的第十年。

2013年,陈儒决来到中国求学,成为2013级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他也是东北林业大学招收的第一个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留学生。2016年,在中国新的来华留学政策的支持下,陈儒决申请攻读东北林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陈儒决回国成立越南时代国际教育公司,致力于推广汉语学习、输送来华留学生,为越南学生来华留学深造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陈儒决在东北林业大学留学时参加论文开题答辩

“一方面,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另一方面,我想兑现和老师们的承诺——真正成为一个中越文化的交流使者。”陈儒决说到。

从招生来源、输送途径,到教学效果、家长咨询……陈儒决事事都亲力亲为。在公司成立的四年多时间里,陈儒决的公司已经与越南两所大型国际学校联合开发了高中汉语课程,包括制定1至12年级的汉语教学计划、编写汉语教材、制作视频学习资料等。

截至今年,陈儒决的培训班里有2000余名越南学生通过了相应等级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与此同时,陈儒决经常鼓励优秀的越南学生申请到中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特别是我的母校东北林业大学,那是最能让我安心托付学生的地方。”陈儒决开心地说。

陈儒决的公司与越南智能教育体系中文教育举行合作签约

“我们是‘一带一路’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一带一路’在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各方面带来的成果,让我和同事们感受到连接的重要性,人类的命运是相连的,这件事很难被描述或量化,就像母校的老师给予我的那样,我同样愿意用自己的能力,让中国与越南紧密相连。”

陈儒决为越南学生讲解来华留学申请要求

疫情期间,陈儒决的公司面临师资和生源的双重折减,但是他坚持下来了。陈儒决说,“之所以一直坚持,一方面是源于对中文教育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多方面助推着我前进,中国高校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招收、培养方面制定了政策,给我的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留学机会,也搭建了很多中越青年开展学术和文化活动交流的平台,这是在海外营造更蓬勃的中文教育生态最需要的能量”。

来华留学除了语言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升是最主要的了。这些小小的“种子”,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滋养”下,学术视野、技术水平、实践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并将所见所学带回家乡,续写出新的故事。

助力两国甚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周卡是埃塞俄比亚人,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目前是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EWCA)野生动物研究与发展部首席执行官。

留学东林期间,周卡跟随导师在中俄、中朝边境地带开展了非洲猪瘟监测、预警,在华东七家动物园进行了外来物种疾病调查,分析了中国鸟类Mx基因的系统发育和进化选择压力,调查了中国两栖动物壶菌起源,在全球首次诊断了一例由海洋病毒引起的黑熊新发传染病。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也使中国政府和人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周卡在中国留学时最为深刻的感受。他认为,很多中国的理念和政策在埃塞俄比亚乃至全球都同样适用,这让他在留学期间就重新梳理了保护特有和濒危野生动物的思路。

周卡在东北林业大学留学期间,与团队成员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现在的周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统筹多部门的50多位野生动物专家和生态系统研究员,在非洲守护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生生不息。“我在中国期间的学业成果和实践经验,对现在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带给我的经验,是支持我监督和指导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和资本”。

不久前,埃塞俄比亚创新与科学部、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东北林业大学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建设好“中埃塞野生动物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这让周卡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搭建好这个国际科研平台,让中埃塞乃至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加入进来,并保持稳定的科学合作,助力两国甚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周卡在办公室工作

回忆起在东林的岁月,周卡说:“这件事一时半会可讲不完,对于我来说,留学中国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人生经历,而是作为伴随我一生的情感、知识和体验的集合,融入了我的身体,不可分割。”

周卡用所学推动着家乡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埃及博士留学生安妮,也在用所学推动着家乡植物的保护。

“中国人有‘中国梦’,我也有自己的‘埃及梦’,我的梦想是培育更好的经济作物种子,推动经济建设;培育更好的粮食作物种子,产出更多的‘面包’;优化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种子,扩大尼罗河两岸宜居绿洲带,缓解人口增长和生态退化矛盾。”这是埃及博士留学生安妮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从事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学与品质评价研究时说过的话。

作为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首个全英博士生,留学期间,安妮凭借突出的学术成果和各方面优异的表现,获得2017年度“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这是我校首个获此殊荣的留学生,当年全国仅有 185名学生获得。她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得到导师的高度认可。毕业后的安妮,回到家乡埃及,目前她是埃及科学院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系的助理教授,继续开展着植物学研究,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作品,研究成果也积极推动着当地的植物保护。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要为实现我的‘埃及梦’做点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日常

来东林的留学生,时间最短的3年,最长的有5年、6年、7年。语言交流、饮食习惯、娱乐休闲等生活方式慢慢融入了他们的日常。

一头红棕色的短发,白皙的皮肤,一口流利的汉语,俄罗斯女孩达莎如今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研三的学生。如果不是外表的肤色差异,从她的语言交流中很难听出她是外国人。

出于对中医文化的好奇和热爱,2014年的时候,她来到哈尔滨,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后来申请了东北林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她的生活和习惯发生了无声的变化。喜欢吃东北的锅包肉、枣泥馅儿的月饼、猪肉玉米馅儿的包子,喜欢过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喜欢穿汉服和朋友们在中国各大名胜景区各处打卡,喜欢在室友或者家人生病时用针灸推拿帮助他们康复……她还幽默地说:“我现在可是每天讲汉语的频率多过俄语太多。”

达沙(右一)带领东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师生参加学校举办的运动会

东北林业大学开展的“感知端午文化,品味浓情粽香”文化体验活动

东北林业大学留学生在中国“小年”创作书法

哈尔滨素有“播音员之乡”的美称,周卡留学期间,他的儿子卡优正处于语言爆发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表达。周卡和妻子的毕业典礼上,卡优在镜头前拱手作礼:“祝爸爸妈妈毕业快乐!”落落大方的神态和流利标准的发音引得台下掌声雷动。除此之外,周卡还送儿子参加了中国武术培训班。

在东北林业大学红房子前,周卡全家一起拍毕业照

周卡回忆道,在东北林业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很多活动,有国际文化节、京剧赏析、茶艺课……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喝茶的习惯,“中国茶艺文化我很喜欢,它对我保持健康真的很有帮助。”周卡说,中国文化的深厚和包容性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在中国学习和经历的一切,让他体验到了独特的东方之美,感受到了东方古国雄浑的脉动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感谢中国政府和东北林业大学,让我有机会来到这个曾经离我如此遥远的国度,全方位体验这里古老又常新的文明。”

从个人职业发展,到日常生活,一粒粒“种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牵引下,慢慢发生着变化。10年来,学校有序与沿线各国学校扩大合作交流,整合优质资源走出去,选择优质资源引进来,兼容并包、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

十年间,东北林业大学先后与1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 6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派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达300余人,培养了沿线国家和共建国家留学生2285人。

十年间,东北林业大学先后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奥林学院、中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中俄寒区工程与环境联合实验室;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联盟,成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成员,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的“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联盟成员,学校教育国际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9月18日至22日,应俄罗斯圣彼得堡林业技术大学邀请,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率团赴俄罗斯进行友好访问,并前往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拜会相关人士。

2023年8月18日至8月19日,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宋文龙出席2023国际教育管理会议(IEMC)。

在前不久东北林业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文化节开幕式上,东北林业大学收获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也门共和国驻华大使Dr.Mohammed Al-Maitami先生向东北林业大学签发感谢信,表达对学校来华留学工作的认可和中也友好的诚挚祝愿。也门籍留学生卡卡西也送上寓意“勇气”和“友谊”的“弯刀”礼物。

东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骆颖代表学校接受也门共和国驻华大使感谢信和也门籍留学生礼物

在东林相聚,去世界发光。东北林业大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还在续写。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