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宋吉红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3-09-15
文字 戴祯 图片
电话 摄影

为了教育引导博士研究生树立创新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9月12日,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吉红走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堂,为370余名博士生讲授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宋吉红从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意义、示范、传承四个方面,对科学家精神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她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切入点,结合科学家所具备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气质,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号召我校博士研究生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和刻苦钻研的作风,努力成为胸怀“国之大者”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宋吉红以身边优秀的科学家为例,深入阐释了一名优秀科学家不仅应该具有业内领先的专业素养和成就,还要有爱国爱民、敢于创新、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在回忆起工作中与优秀科学家接触的点点滴滴,宋吉红深情地说:“这些科学家怀揣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科技报国的初心与梦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并且用自己的年华、心血和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大地卫士,让祖国的绿色建设后继有人。”

宋吉红勉励同学们:“时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脉相承,博士生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担好绿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课堂上,宋吉红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

本次课程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版块”的重要内容。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授课形式,提高授课效果,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本学期,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将课程分成“红色版块”“绿色版块”“当代版块”和“实践版块”四部分,每个版块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和黑龙江省红色资源,根据授课内容分别由学校领导、专家学者、优秀教师担任主讲,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享、互动交流、实践感悟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技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解决人生道路和科研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助力博士研究生成长成材。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