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首个“全国生态日”|东林书写生态美的如歌画卷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3-08-15
文字 黄鹏 图片
电话 摄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生态是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东北林业大学以“学参天地,德合自然”为校训,培养绿色人才、创新绿色技术,用钉钉子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生态美的如歌画卷。

培养扎根山林的青年学子

“建校71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始终坚持生态报国理念,勇担‘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责任使命,培养绿水青山守护人、金山银山创造者。”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如是说。

走进东北林业大学校史馆,墙壁上“东林精神——标注塞罕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下方一幅幅老照片诉说着东林学子与塞罕坝的故事。

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当时的塞罕坝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学校选派林学1958级47名本科毕业生加入塞罕坝建设者大军,他们成为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中的科技骨干力量,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塞罕坝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东林学子成为塞罕坝精神的策源者、践行者,塞罕坝精神也是东林学子优秀品质的生动展现。

在塞罕坝坚守一辈子的李信(左一)与同学在学校主楼前合影

20世纪90年代,一首根据我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事迹创编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令听者落泪。时至今日,校友徐秀娟的故事仍在一代代东林学子中流传,每年开学季,学校都会组织入学新生到校园内的徐秀娟雕像前,给他们讲述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她的精神被不断传承和发扬。

2023年6月,学校65名学生演员以中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校友的英雄故事为原型的话剧《娟子》上演

2006年,毕业生刘磊走出校门,他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了艰苦地区——海南省热带雨林地区鹦哥岭。在山高路险,不通车、不通电的保护区里,他常年背负沉重的器材设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连续数周在野外开展科研和保护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当代东林学子的“青春之歌”。

2018年,刘磊回母校讲述扎根鹦哥岭的故事

热爱生态是东林学子共同的底色。为了让学子们树立绿色理念,学校出台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方案,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在各门思政课中融入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设置生态文明专题,构建以生态类课堂教学为主干、生态讲坛为依托、学生社团为支点、易班网为平台的“四维”教育体系。学校打造主旋“绿”校园文化品牌,课堂教学强化生态绿色理念,校园环境营造生态绿色氛围,自然景观展现生态绿色魅力,人文景观传递生态绿色思想。学校充分发挥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森林博物馆等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在林间实践。2022年学校所有新生的第一堂大学实践课就是在生态基地完成的。他们在森林中观察鸟类、学习植物知识,启迪对自然的热爱,体验劳动的快乐。学校将生态文明实践作为学生必修环节,要求学生修读不少于20学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博物馆讲解等活动,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

2022年9月,学校大一新生在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启首堂生态文明实践课。学生们在森林中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我校中外学生走进森林博物馆参观学习

建校71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培养了20万余名知林、爱林、服务林业的毕业生,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围绕美丽中国做科研

夜深人静,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里却灯火通明,林木木材形成与环境适应科研团队正在加紧攻关“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木材形成过程中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分子调控机理。

“木材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是一项世界级难题,我们得提升紧迫感,早出成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李伟说。

李伟带领学生做科研

近十年,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选育的30多个树木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造林面积超过3万公顷。

围绕国家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一直是东北林业大学科研攻关瞄准的“靶心”。

1987年,在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灾后重建中,学校的专家学者与当地科技人员共同合作,研究并应用了21项科研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69亿元。学校李坚院士在当时筛选出适于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和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不仅为国家减少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还成为后来国际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通用做法。

我国著名野生动物学专家马建章院士创造的多个“首次”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提出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环境容纳量”等概念,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就是要通过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获取准确的本底资料。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做好评估保护,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2021年,东林牵头成立全国首家东北亚生态多样性研究中心,联合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联合攻关、集成攻关,聚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地位和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应用性、保护战略等方面研究,为构建地球生命体贡献科技力量。学校初步建成东北亚保护动物监测平台、昆虫多样性标本平台和东北亚维管植物名录,填补了我国东北亚维管植物多样性数据库的空白。

2021年,学校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东北亚,开展森林、湿地、冻土、土壤等碳增汇、保汇和生态系统重大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开展生态碳利用前沿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学校的“黑龙江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及空间格局分析”已完成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的测算,黑龙江省生态产品总值核算项目顺利结题,为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开发生态银行、建立“两山”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提供基础数据。

2021年,学校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立足龙江大地做服务

“近年来,黑龙江省境内频繁出现野生东北虎踪迹,充分说明我省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合东北虎豹在此栖息繁衍。”2022年在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林草局副局长朱良坤介绍了龙江生态环境变化。

2023年6月5日,黑龙江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副厅长马健表示,全省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作为扎根龙江大地的东北林业大学,在建设生态强省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成立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立足我国国情和黑龙江省省情,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与制度设计。

除了助力生态“含绿量”的增长,取得看不见的“生态效益”外,东林还用技术助力龙江农户实现“含金量”的提升。

“村民栽植的‘黑元帅’丰收了,这可多亏了东林的专家。”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宏程村,驻村第一书记常方圆拿起一个长满黑木耳的菌包介绍。常方圆口中的“黑元帅”是东北林业大学黑木耳培育专家邹莉研发,并无偿提供给泰来县木耳栽植户的木耳新品种。以前,泰来县农民多种植苞米,靠天吃饭。在邹莉的指导下,近千农户尝试栽植黑木耳,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

东北林业大学邹莉教授及团队扶贫泰来实践被评为最佳减贫案例

不仅在泰来县,邹莉的无偿奉献,每年为黑龙江木耳产业增收达2亿元。

扎根龙江大地,东北林业大学办学71年,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71年。老一辈专家项存悌研发的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合计推广防治面积达88511公顷,获得经济效益1.7亿元。陈祥伟教授直接指导、设计建造的示范防护林以及由此辐射推广的垦区防护林有上百万亩,保护耕地、牧场3000多万亩,保守估计每年可增收粮食10亿斤,牧草增产300万斤。扎龙保护区成立40多年来,东林一直在动植物监测、动物饲养和防疫、湿地生态长效补水等方面护航保护区发展……

项存悌先生带领团队开展研究

陈祥伟教授设计的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

2022年7月10日,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结束之后,东林与黑龙江省12个地市政府和有关企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实现市校企携手合作,共同服务龙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学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与黑龙江省内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同243项,签订在本省转让或许可的科技成果合同13项,用科技成果服务龙江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科技团队助力伊春中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亏损9000余万元到2022年盈利3000余万元;学校课题组的木糖高效提取以及玉米芯综合高附加值利用项目在鹤岗市转化合作;学校的“刺五加优良种源选育和繁育技术”有效解决了龙江刺五加生物产业资源瓶颈问题。学校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下属林业局积极对接,达成科技支撑服务9项。学校与齐齐哈尔泰来县签署《东林-泰来校县联建发展林下复合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验项目协议》,推动泰来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东林与黑龙江省12个地市政府和有关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校71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始终植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以保障国家森林资源为己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东林力量。”校长宋文龙表示。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委书记张志坤表示,作为林业高校,我们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责任,准确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在修身治学、树木树人上不懈努力,在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上担当作为,为推进东北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