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人才“成栋杰青”刘玉胜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陆发隆研究团队、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吴克良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兵研究团队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王加强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影响因子18.36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一区top,生物物理一区top,细胞生物学一区top)发表了题为“Remodeling of maternal mRNA through poly(A) tail orchestrates human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的长篇研究性论文。
Poly(A)尾巴是大部分mRNA的重要结构,对于mRNA的运输、定位、稳定性、翻译效率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存技术对poly(A)尾巴的分析在早期胚胎或其他珍稀样本中很难实现,尤其是人类卵子和早期胚胎样本。研究团队开发了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包含完整poly(A)尾巴序列的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PAIso-seq [1][2]——从而实现单个人卵子或早期胚胎的全转录组的包含全长转录本变体及其完整poly(A)尾巴的序列测定。另外,为了检测母源mRNA重塑模型中生成的没有poly(A)尾巴的、具有很短的poly(A)尾巴的、或者末端加上U碱基修饰的转录本,研究团队开发了PAIso-seq2技术捕获这些转录本。
研究团队对5个时期人类卵子和胚胎进行了PAIso-seq2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MII期卵母细胞中检测到了大量没有poly(A)尾巴的、具有很短poly(A)尾巴的、或者末端加上U碱基修饰的mRNA转录本。研究获得的PAIso-seq数据和PAIso-seq2数据很好地验证了母源mRNA重塑模型(见图1,图形摘要)。研究团队还利用poly(A)尾巴加尾抑制剂虫草素(3′-dA)处理受精卵,来抑制母源mRNA重塑中的最后一步——全局性mRNA重新加尾。结果表明虫草素处理的人类受精卵无法完成第一次卵裂,证实母源mRNA重塑是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所必需的。
刘玉胜教授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陆发隆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哺乳动物配子发生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RNApoly(A)尾巴的动态变化和调控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Protocols,Nature Communications,i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7篇;获得基金3项;授权并转化国家专利1项。
图形摘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443.webvpn.nefu.edu.cn/articles/s41594-022-00908-2
参考文献:
1.Liu, Y., et al., Poly(A) inclusive RNA isoform sequencing (PAIso-seq) reveals wide-spread non-adenosine residues within RNA poly(A) tails. Nat Commun, 2019. 10(1): p. 5292.
2.Liu, Y., et al., Transcriptome-wide measurement of poly(A) tail length and composition at subnanogram total RNA sensitivity by PAIso-seq. Nat Protoc, 2022. 17(9): p. 1980-2007.
3.Liu, Y., et 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RNA poly(A) tails by PAIso-seq2. Sci China Life Sci,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