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修身治学】毛子军:为学为范 润己泽人

日期:2022-09-12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张天白 孙浩波 摄影:张天白
文字 张天白 孙浩波 图片
电话 摄影 张天白

开栏语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涵养高尚师德,学校全媒体推出“修身治学”栏目,展现我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的精神风貌,展示我校教师修身治学、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他们中有成栋科技奖的获得者,也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希望广大教职员工以他们为榜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毛子军:为学为范 润己泽人

个人简介:毛子军,女,1958年3月生。教授,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1984年始攻读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在林学系任教。1994年赴俄罗斯留学,1998年在莫斯科国立林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进入设在该实验室的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3月出站,随后任职于该实验室,从事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晋升为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地下生态学、全球变化。曾参加和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1项。

指导研究生5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编著学术著作9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6部。曾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2等奖1项。


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史馆的众多珍贵展品中,有一套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凝结着东林人智慧和汗水的《黑龙江省植物志》,其中第八卷的主编就是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毛子军教授。

走进毛子军的办公室,书架上有琳琅满目的植物学专业书籍,地面、窗台和书桌上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各类植物——水培的、土培的、干燥的……空间不大却显得生机盎然。不是陋室,却闻德馨,已经年过六旬的她笑容淡雅,和蔼地与我们互动交流。在平和谦逊的谈吐中,我们聆听着她在东林求学、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四十余载东林岁月里她始终如一的为学为范,莫名却又真切地觉得她就是东林无数润己泽人教师形象的真实写照。

毛子军生活照

求学之路:初心缘起医林圆梦东林

毛子军早年成长在黑龙江省富裕县,1975年高中毕业后,17岁的她和彼时众多的年轻人一样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先后做过蔬菜采摘员、仓库保管员、小卖店售货员、生产队会计等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凌晨三点就下地劳动。虽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课,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加上对知识的渴望,繁忙的劳动之余她依然保持着观察和思考习惯。插队期间,看到生产队里受到病虫害而减产的庄稼、果木,她便浮现出了“植物也应该有医生”的想法,这也是她日后深入植物世界的起点。

1977年10月21日,一则《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消息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一时间恢复高考的喜讯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知识青年都为有机会实现大学梦激动不已,毛子军也不例外。然而正如她本人所说“我考大学的经历也很坎坷”,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学习资料严重匮乏,会计工作又非常忙碌,毛子军与同学一起多方求援,四处搜集、借阅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课程。在经过了两年多时间、三次高考后,毛子军终于在1979年考入了东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现属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成为植物的医生”开始由梦想变为现实。

由于历史原因,毛子军所在的森保79级,班里既有十七八岁的应届生同学,也有和她一样下过乡、插过队的往届生,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955年生人。他们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明白大学生活来之不易,都怀着共同的求学报国的理想信念。当时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学习热情,班级内学风非常浓厚,同学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毛子军在班级里比较年长,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她学习工作两不误,刻苦努力,成绩优异,绝大部分课程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大学期间,在董世林老师任教的“植物分类学”课程中,毛子军对不同生境、不同群落的植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在考试中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董世林老师循循善诱,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风格深刻的影响了毛子军,将她带入了神奇的植物分类学,为她日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明确了方向。

毛子军本科所在森保79级教师授课手写提纲(现藏于东北林业大学校史馆)

1983年本科毕业后,毛子军被分配到天津市农林局工作。稳定的工作,良好的起点,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很好的归宿。但她始终记得自己的专业,始终想着要让一身所学有用武之地。不破不立,毛子军下定决心,选择继续深造。当时做出这个选择是很难的,工作在大城市,考研的难度也大,前途却是未知的。毛子军没有畏缩退却,打定主意后,专心复习,最终考取了东林的研究生,与母校再续前缘。

治学以实:脚踏实地走遍白山黑水

读研期间,毛子军师从黄普华老师,继续研究她热爱的植物分类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黄普华老师提到,东北地区有一些植物的分类地位还没有弄清楚,其中就包括了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科植物有生长在长白山林线以上冻原带的牛皮杜鹃,有在石头砬子上也能生存的兴安杜鹃,它们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可以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下生存。”本就喜爱杜鹃花的毛子军便决定以杜鹃花科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研究植物分类学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到自然环境中,详细了解和记录不同生境、不同生长阶段下的植物,每一份植物标本、每一张植物素描、每一段记录文字,都凝结着研究者的心血和汗水。毛子军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走遍了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在杜鹃花科植物分类方向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东北的杜鹃花科植物分布在高山、低地、湿地等各种环境中,这些植物遍布黑吉辽蒙各地,都有各自的生态位。”毛子军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盘点起来,还拿出由她主编的《黑龙江省植物志(第八卷)》,为我们解读杜鹃花科植物背后的奥秘,“有一种杜鹃花科植物叫杜香,生长在水湿的大兴安岭落叶松林下沼泽地,可以提取杜香精油,是重要的香料植物。”“我们常见的北国红豆(牙疙瘩)是越桔的果实,吃的水果蓝莓是笃斯越橘的果实,都属于杜鹃花科,研究杜鹃花科植物很有意义,不仅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还有经济价值。”毛子军一番生动有趣的讲解,立刻抓住了我们两个门外汉的心,情不自禁的沉浸在了神奇的植物学世界里。

毛子军讲解植物分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给后来的研究者和使用者留下一部详实的工具书,以毛子军等为代表的众多植物分类学者编撰了《黑龙江省植物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记录了黑龙江省的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价值等,形成了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亚地区植物的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除第八卷的第一、二版外,毛子军还参与其他多卷中不同科植物的编写。谈到这部书的编写过程,毛子军说到:“植物志是研究植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最基础的工具书,好比给植物上了户口。虽然编撰过程的确非常艰辛,但植物志是林业、农业、园艺、医药等各领域的重要参考书,做好植物分类是我研究的初心。”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子军极少谈及自己的荣誉、成绩、贡献,也不愿多谈研究过程的艰难不易,说的最多的是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研究成果对学科、学校乃至国家社会有什么助力,但白山黑水间的足迹记载着她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付出和贡献。

攻坚前沿:使命在肩探索未知领域

1987年,毛子军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求学和工作过程中,她逐步扩展了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不同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植物与各个环境要素有紧密的关系,每个植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环境和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这样,毛子军愈发感觉到研究植物生态学的重要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由最开始的兴趣使然,逐渐成为了她肩负的使命。

1994年,毛子军公派赴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林业大学攻读博士,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植物生态学。此时的毛子军已经30多岁,孩子又很年幼,出国面临着语言等诸多困难,但怀着“国家培养我不容易,一定要做更多贡献”的朴素情感,毛子军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像当初从零开始学习植物分类学的敲门砖——拉丁语一样,毛子军又开始了零基础的俄语学习。在成都经过了短暂的语言培训后,毛子军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在异国他乡读博,对语言的要求可想而知,短期的语言培训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毛子军咬牙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强迫自己学习,边学边用边提高,终于用了半年的时间,从只会俄语“你好”“再见”等简单问候语,提升到了自如交流,与导师及同事进行学术讨论。并努力提高写作专业学术论文的水平,为顺利开展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国后,毛子军很早就关注到了碳循环的相关问题,并开展了相关研究,这与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不谋而合。“全球变暖主要原因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搞生态要把自己专业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联系起来,森林生态系统是碳中和的重要参与者。”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过程中,毛子军和她的团队把目光转向了森林“看不见”的部分——土壤与根系。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的地上部分,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而地下的研究比较薄弱,这正是国际前沿领域——地下生态学。”土壤是植物所处生态环境的重要成员,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包含了不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不同的凋落物、不同植物的根系等等,了解土壤碳库各成分和参与碳循环的情况,与森林地上部分的碳循环结合起来,就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因此研究土壤碳库大有可为。

在纷繁复杂的地下碳库当中,未知情况最多、研究最为困难的便是植物的根系。根系生长于地面之下,很少被外人注意,但根系与森林植物息息相关,其生物量十分庞大,作为生命体,植物根系也参与呼吸、新生、凋亡、分解等生物过程,与土壤温度、湿度、孔隙度、微生物、有机质和矿物质成分等密切关联,毛子军和学生一起,在国内较早开始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

毛子军(左一)指导学生实验

为学为范:潜心治学带领团队走好科研路

选择研究生态学,就注定与森林为伴,克服诸多困难。然而有热情、能吃苦只是基础,植物的生长有周期性,想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须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有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可能相对来说出的比较快、比较多,但生态学研究不是一年、两年,需要多年的艰苦付出和努力,两三年发一篇文章就很不错了。”毛子军如是说。

研究生态学离不开野外工作。毛子军带领学生常年往返于学校和帽儿山、凉水两个实验林场之间,每年春天开始到冬天下雪前,都要在路上奔波,有时甚至一个月内多次往返。到达林场后上山采样、观察和开展研究,要克服泥泞、炎热、蚊虫等多种困难,这是一场体力、精力、意志品质的多重考验。取得根系样品后,实验室内的工作同样不轻松,要经过分拣、清洗、烘干、测量、测定等多个步骤,有的细根直径不超过1毫米,实验过程枯燥而繁琐,工作量非常大。

与早年下过乡吃过苦的毛子军相比,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没有体力劳动的基础,有的女同学力气比较小,有的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在研究过程中,毛子军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的品质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还要发挥好导师作用,扮演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她与学生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用自己的乐观向上感染学生,逐步塑造了研究团队互帮互助、齐心协力的氛围。学生们普遍反馈,毛老师从不疾言厉色,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春风化雨、清风拂面,引导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在毛子军的教育引导下,无论她在不在,学生们也会自动自觉的完成好各项任务。

毛子军(左五)在野外工作

凭借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毛子军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所在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保育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在森林生态学、森林CO2通量与全球变化生态学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润己泽人:传道授业解惑做好经师人师

“立德树人,首先要做好自己,成为学生榜样。”毛子军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始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们做学问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也养成了见贤思齐的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毛子军在对学生学业的要求上一丝不苟。她目前主要任教“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其中“植物分类学”是一门植物学硕士专业必修课,但来自不同本科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各不相同,还有些学生的研究方向与植物分类学貌似没有直接关系,她一律要求学生严肃、认真的学好植物分类学,并经常强调“不要轻易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要浪费在学校的每一分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到的都是知识,收获的都是本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毛子军在课堂上经常提问,有时还要突击测试,开讨论会。为了让学生对各种植物有直观的印象,毛子军经常带着学生去学校林场、植物园、帽儿山,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到野外进行实习和考察。她还利用自己摄影的业余爱好,拍摄各种植物照片,增加多媒体、线上教学、慕课等形式开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从事学术科研上,毛子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严谨细致。在指导学生孙涛开展根系研究时,考虑到工作量巨大,毛子军建议他在分解袋法和土钻法中选择一种,但当孙涛提出想同时进行两种方法时,毛子军没有打消他的积极性,而是鼓励支持他努力尝试;当孙涛在研究中遇到困惑时,毛子军又鼓励他向王政权等其他老师求教。孙涛最后也没有辜负毛子军的期望,在硕士期间就将成果发表到SCI一区,硕士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学位论文。


毛子军(左三)与学生

毛子军深知,做科研不能闭门造车,要广泛吸收借鉴全球最新学术成果,因此外语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格外重要。她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经常召开组会,要求每位同学发言交流自己的实验,又带着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会,鼓励学生上台发言,以此锻炼学生。毛子军还带着学生到美国等地的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学生成长。经过毛子军的悉心指导,学生孙涛从第一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上台发言时手都在颤抖,到去国外大学用英语自如的做学术报告,学生王秀伟可以同俄罗斯学者在老山(位于帽儿山实验林场)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多月。毛子军抓住机会畅通学校与国外科研交流,特别是在一次学术报告上,她听说佐治亚大学的Teskey教授研究树干液流与二氧化碳通量关系后,便邀请对方前来讲学,双方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6年,已经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王秀伟也前往佐治亚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到Teskey教授实验室访学并继续进行合作研究。

毛子军(左二)与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以心育心:亦师亦母真情呵护学生成长

谈起自己的家庭,毛子军觉得有一些亏欠,特别是对儿子。当年她离家独自出国读博,整整四年时间里只和家人相聚过两次,这期间照顾家庭和年幼孩子的压力全部落在了爱人于伸老师、公公、婆婆和母亲的肩上。如今儿子很争气,发展得很好,这让她内心少了很多遗憾。推己及人,毛子军愈发感觉,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远离家庭和父母照顾,作为老师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对得起学生的选择与信任。

在空闲时间时,毛子军会把学生邀请到家中,亲自下厨为学生烹饪美食;在学生生病时,她不仅关心学生的病情,还把需要冷藏的药品存放在自家冰箱里,提醒学生按时服药;在学生因疫情隔离时,她通过同城快递为学生送上大米、水果;在学生因端午节不能回家思乡之时,她送上了鸡蛋和自己包的粽子……点点滴滴的关怀令学生深受感动,哪怕毕业多年后师生情谊仍不褪色。“毛老师对我们高度负责,我们也懂她的不容易。她恬淡的人生态度,润物细无声的为人处世方式,像一股清流,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言传身教。”黑龙江大学刘大丽老师这样评价。

如今的毛子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很多学生成为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例如学生孙涛已成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学生王秀伟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导,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等等。校庆期间,由于学院成立不到三年,她主动承担了联系校友的工作,为学校、学院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开展学术讲座。

毛子军展示学生送的纪念品

毛子军制作的压花作品

三十五年的教育工作,毛子军早已桃李满天下,但她依旧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守好作为一名教师的本分”,如同她所研究的根系一样,扎根一线,默默付出,用智慧滋润学生心田,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用真情诠释树木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