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见贤思齐 |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先进事迹

日期:2021-07-01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为了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更好服务于学校和国家建设,新闻网将陆续推出“七一勋章”获得者的相关事迹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帮居民解决问题,我有一种成就感

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6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七一勋章”的王兰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今年已经71岁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要到兰花志愿服务之家“坐班”,看看邻居们有没有事情需要帮忙,周末也不例外。

2004年,王兰花从金星镇裕西社区退休后,创办了王兰花热心小组,帮社区居民解决下水不通、暖气不热、邻里纠纷等烦心事。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吴忠有个王兰花,我们吴忠市民都知道她。”马晶以前是名幼师,去年疫情期间,她在新闻中看到这位七旬老人仍然在志愿服务一线抗疫,深受感动,也以此为契机成为了一名专职志愿者。在王兰花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王兰花参加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口号是“靠近我、温暖你”

新京报:退休后,你为何选择从事志愿服务?

王兰花:2004年,我从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人都说“人走茶凉”,但我没有那种感觉,我在社区工作13年,和居民们都非常熟悉,有社区经验和群众基础。谁家下水不通了、暖气不热了、有邻里纠纷了,还愿意找我帮忙。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觉得自己人退了,思想觉悟不能退。我是党员,我的组织关系还在社区,社区的大事小情特别多,我想趁着还能动弹,为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005年初,我和几个老姐妹一起,成立了“王兰花热心小组”。我们帮助的对象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等。我们的口号就是“靠近我、温暖你”。

新京报:志愿者最初是如何开展服务工作的?

王兰花:刚开始,我们的工作地点就设在我家里,我家里只有30多平方米,当时我的孩子中有三个人还没结婚。我们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开会谈计划、计算捐赠金额、总结活动经验。

当时,我们没有活动资金和救助资源,开展志愿服务面临不少困难。有的人不理解我,说你退休了咋还在街上跑?给你开工资吗?我说不给工资。人家问那你图啥?我说就当锻炼身体了。

我们制作发放了三四万张便民服务卡,上面印着“有困难找我们,我们有爱心、热心和诚心,义务帮助您”,还有我的电话。每天都有人给我们打电话,包括很多大大小小的杂事。我觉得帮不帮是一回事,帮成帮不成是另一回事,我们帮助别人就要尽心尽力、全心全意。

“为把孩子救活,我们见人就说、见门就进”

新京报:你帮助的人当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王兰花:这十多年来,我们帮助了上千人。我们做的可能是小事,比如扶贫、助老助残等,但对于受助人的家里来说,这些是很大、很棘手的事。

我们救助了很多患重病的孩子,有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患尿毒症的。2008年,我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得了急性白血病,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在医院治疗了几天,就放弃治疗回家了。这次孩子血色素低,有休克的情况,我就自己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不到6岁的孩子脸上都没有血色了。

抢救到半夜一两点,孩子眼睛睁开了,问妈妈医院是不是下班了。我当时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我心想孩子的生命这么珍贵,无论如何也要救他。孩子在医院治疗天天得输血,医疗费很高,我们就找到了当地的机关单位和社会单位一起帮忙。

当时,我和他妈妈一家一家跑,见人就说、见门就进,筹集到了钱就拿到医院付费。我就像心疼自己的孙子一样心疼孩子。最后,我们一共争取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款13万多元,终于把孩子救回来了。现在孩子在汉渠中学读书,今年考高中。

新京报:是否有你们帮助过的人,后来受到影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王兰花:我们有一位志愿者,她的丈夫抛弃了家庭,迫于生活压力,她背井离乡找些零工干,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我们热心小组逢年过节就去她家帮助老人和孩子,为老人争取公益资金、申请城市低保。

知道我们的行动后,她非常感动,积极加入到我们的志愿活动中来,我们还给她介绍了公益性岗位,帮助她增收。

“帮助别人,我活得充实、坦荡”

新京报:家里的孩子支持你做志愿服务吗?

王兰花:我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最近我的工作太忙了,一两个月都见不上孩子一面。端午节放了三天假,我前两天都没休息,只有最后一天才抽空到孩子家去看看。我顾得上“大家”,就顾不了“小家”了。

最开始做志愿者时,我老伴儿很支持我,但是子女还是很不理解,说我已经退休了还在外面跑,不帮他们带孩子。但这些年我因为做志愿服务获得了不少荣誉,他们也觉得挺自豪的,慢慢就支持我了。

新京报:是什么让你坚持做志愿服务?未来你有何打算?

王兰花:我这个人是一根筋、很执着,认准的路就想坚持走下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我今年71岁,已经做了大大小小5次手术,腹部右侧都是刀口,但我本身心态比较好。

帮助别人,我活得充实、坦荡。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我自己好高兴,有一种成就感,所以越干越有劲儿。

2010年,裕西社区专门腾出23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作为热心小组的大本营,我们正式亮出了“兰花志愿服务之家”的牌子。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服务之家打造了服务工作室、康复理疗站等功能室。

现在,兰花志愿服务之家注册了1205名志愿者,在职的多,也有一些离退休人员、学生,其中党员有180多人。大家参加治安巡逻、文明劝导、入户一帮一等活动。未来,我希望我们的平台能持之以恒做下去,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新京报:这次获得“七一勋章”,你有何感受?

王兰花:我是1995年入的党,有26年党龄。能在建党百年之际获得这么大的荣誉,我非常高兴、激动,无比自豪。我在社区服务了20多年,有一种“耕耘就会有收获”的感动。我给我们的小组开会说,咱们只要把活儿干下来,党和人民群众就不会忘记我们。

■人物简介

王兰花,回族,宁夏吴忠人,1995年11月入党。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推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文章来源于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