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我校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表示要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林学院生态学科教授、龙江学者金光泽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师,要不断增强攻克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使命感,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培育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上持续发力,推动林业成果以各种形式走出实验室“深闺”,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为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陈文帅教授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一名林业院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刻苦钻研精神,坚定信心,坐得住板凳,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林业行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携手保护林业资源,创新科技开发理念,共同创造绿色宜居家园”而努力奋斗。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姜广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发展、矢志报国的肯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我校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科技工作者应该弘扬东北林业大学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发扬应有的敢于挑战科技前沿的精神,努力攻克现代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中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高效监测、自然保护地功能提升等国家迫切需求的重大共性理论和技术问题,助力国家生态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孙丽萍看到总书记回信时备感振奋。她表示,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幸福和自豪。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她表示要为青年学子和年轻人才当好引路人、带路人、指路人,继续弘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东林精神,不断创新,着力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用林的品质、林的担当,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高校教师和学院科研工作管理者,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专业,以更前瞻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念、更奋发的工作状态努力带动广大教师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紧盯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产学研转化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科教授宋兴舜表示,总书记特别谈到了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高校是创新成果的主要来源,我们要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林业大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聚焦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方向,紧盯相关企业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需求,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教授王文杰表示,读了习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心情无比激动,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在今后的科研中,要进一步把创新作为科研的第一要务;在今后的教书育人中,把创新科技、创新自信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任务,促进基础研究的纵深发展,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学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华东表示,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令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表示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勇敢地冲在科学研究的最前线,既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又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钻研和探索森林工程学科的前沿科学技术,为我国林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纪明宇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回信,既是对科技工作者的鼓励,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鞭策,特别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潜心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实际关切,持续进行自我迭代更新,学习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们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为完成更高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深化我校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交通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阎春利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令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作为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之一,他深感荣幸。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站稳立场,努力拼搏,以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坚持科技兴国,努力探索科技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培养出优秀爱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