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刚大二的学生就有如此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这样的人才,才是未来需要的,也必将创造林业发展的新未来。”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推出全国林业高等教育首个全员进阶式“项目制”培养体系。“项目制”开题报告会现场,学子们专业的视角、创新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惊艳了15名行业评审专家。

未来技术学院“项目制”开题报告会现场
当前林业正处于向现代化、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给林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2024年,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国内目前唯一一所林业类未来技术学院。
“学院的成立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聚集林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林产化学加工、生物材料工程、林业工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在前沿交叉课题中锤炼本领、激发创新,成为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宋文龙表示。
2024年秋季学期,东北林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招收了88名首批学生,分设林学类(拔尖人才成栋班)、林业工程类(拔尖人才成栋班)和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三个专业班级。从入学起,学生们就明显感受到了未来技术学院所学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我们学的既杂又专,既有植物学、动物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也有基础创新实验课程、数据计算基础课程等,帮助建立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础。而且大一入学就教我们怎样查阅文献、如何科学思考问题,怎样将专业知识和实际科研融会贯通。”2024级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王娅欢说到,“我们入学就配备一名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学业导师负责专业方向的学习培养,而科研导师更注重我们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今年9月,这批学生刚刚进入大二,就面临了以往大四或者研究生才要面对的开题。“我对生物质能源比较感兴趣,选定了‘基于双功能生物质素燃料电池的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增值研究’这个方向,为了搞明白国内外电池种类、它们的原料或者燃料,以及一些性能,我查了多个资料,这也逼着自己自学化学、物理方面的新知识,主动与不同专业的队友碰撞思想。”2024级林业工程类(拔尖人才成栋班)学生钟冠宇说到。
据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志俊介绍,2024级学生共组建了51个项目团队,他们的研究课题聚焦智慧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合成生物学等交叉前沿领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学院组建了林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导师团队,比如给直面国家“双碳”需求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不同叶习性树木的碳汇功能影响”团队组建了由林学、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位教师构成的项目制导师组,在帮助学生完成项目的同时,提升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技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玄凌表示,开题只是未来技术学院“项目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环,学院还构建了覆盖学生本科四年的全周期培养体系:大一萌芽探索期,通过轮转导师团队、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发现兴趣方向;大二进阶探究期,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开展初步科研训练;大三X-挑战项目期:聚焦智慧林业、生物质能源等前沿领域,强化“以赛促学”;大四本研贯通期,推动科研成果向高水平论文或产业应用转化。
“我们希望以未来技术学院为试验田,把教学模式由以往的知识灌输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转变,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的未来林业高层次科学领军人才,为服务生态文明作出贡献。”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李明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