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见贤思齐 | “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先进事迹

日期:2021-07-15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为了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更好服务于学校和国家建设,新闻网将陆续推出“七一勋章”获得者的相关事迹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战场无惧生死 卸甲隐功埋名

一座城致敬一个人。

7月3日上午,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翔凤大道上,许多群众手举红旗,欢迎柴云振家人载誉归来。

6月29日,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和孙女柴萍代柴云振到北京领取了“七一勋章”。望着车窗外热情迎接的乡亲们,柴兵荣流下热泪,“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1950年,柴云振随部队入朝作战。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时任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的柴云振,带领全班战士与敌人争夺高地,仅他一人就歼敌百余人。在与敌人的殊死肉搏中,柴云振身负重伤。后来,他被转送回国,在地方医院接受救治,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并记特等功时,部队没能找到他本人。

其实,柴云振原名柴云正,朴达峰阻击战前,他是该师警卫连战士。在师警卫连向134团8连移交作战人员名单时,由于时间紧迫,8连文书匆忙中将“柴云正”听写成“柴云振”。一字之差,为部队后来的寻找工作又增加了难度。

1952年4月,柴云振伤愈后,带着复员军人证明书和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回到岳池老家。之后的32年里,柴云振先后担任过农业合作社社长、石灰厂厂长、罗渡公社畜牧站站长、岳池县裕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务。期间,他廉洁奉公、默默工作,从未提及过自己的战功。

然而,部队一直没有忘记这位战斗英雄。1954年,部队有关部门开始查找柴云振的下落,但多次寻找未果。直到1984年,部队人员得知“柴云振可能是四川人”的线索,便在《四川日报》刊登“寻战斗英雄柴云振”的启事。

柴兵荣看到报纸后,向父亲确认。柴云振说:“我是‘柴云正’,上面写的是‘柴云振’,全国那么大,同名同姓的那么多,莫去乱认……”柴兵荣思前想后,觉得父亲就是报纸上寻找的战斗英雄。后来,柴兵荣劝父亲:“最起码去看看你的老战友嘛。”1984年9月,柴云振带着复员证、残废军人证,与儿子一起前往老部队。经有关方面核对,确认他正是部队苦苦寻找30多年的“战斗英雄柴云振”。

1985年10月,柴云振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团成员,赴朝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活动,被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在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看到自己的“遗像”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并排摆放。在征得朝方同意后,他把“遗像”带回了家。

很多人夸柴云振是大英雄,他却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没有回来。”离休后,柴云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先后提出多项建议。晚年他还经常到机关、学校、厂矿作光荣传统报告,多次回老部队给官兵讲战斗故事。

7月6日,柴兵荣和柴萍来到岳池县烈士陵园,将“七一勋章”摆放在柴云振墓前。柴萍说:“作为英雄后人,我会教育子女传承红色家风、赓续革命传统。”(文章来源于中国国防报)

推荐内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