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21-10
我校在大青杨根部应答干旱胁迫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李成浩研究组在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NewPhytologist(TOP期刊,IF=10.15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uC3H35confersdroughttolerancebyenhancingligninandproanthocyanidinbiosynthesisintherootsofPopulusussurien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CCCH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PuC3H35在大青杨根部通过正调控原花青素(PA)生物合成基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大青杨干旱胁迫耐受性...
-
02 2021-10
我校团队在气候变暖对驼鹿种群退缩的影响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我校姜广顺教授团队在通过景观遗传学、营养生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整合生物学手段证实了气候变暖驱动了驼鹿种群分布区逐渐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区域退缩和其如何适应的关键证据链,已于9月26日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21IF=7.963;5-yearIF=7.842,Top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sofSpatiallyHeterogeneousWarmingonGutMicrobiota,NutritionandGeneFlowofaHeat-sensitiveUngulatePopulation”的研究...
-
29 2021-09
我校成果将助力我国碳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
近日,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项目《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机制设计及应用》获得二等奖。这项成果将为中国碳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度量提供理论支持,帮助中国碳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尽早实现我国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接轨。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林业科技领域最高奖,颁发给在林业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和专家。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提高国...
-
29 2021-09
我校教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IPB上发表论文
近日,我校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师管清杰课题组与中科院卜庆云研究员课题组合作,以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7.061)上发表了题为“OsMKKK70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leaf angle in rice through the OsMKK4-OsMAPK6-OsWRKY53 signaling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水稻M...
-
29 2021-09
我校多项科技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近日,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1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其中“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的构建、调控及功能化机制”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首个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是我校继2018年以来,连续四届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基础领域研究,突出林业科技服务,林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彰显了我校在林业科技创新领域做出...
-
28 2021-09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我校林学院王英伟团队将参与贵州省内发电行业碳核查碳足迹追...
近日,我校林学院王英伟团队代表学校和贵州众宏仁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加了贵州省2021至2023年碳排放核查机构资格入围招标项目,从全国近百家实力强劲的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碳排放核查机构资格。此次共计20家单位获得贵州省碳排放核查机构资格,将共同开展对贵州省内发电行业碳核查碳足迹追踪工作。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1年2月1日开始执行,其中对碳核查作出规定:省级生...
-
27 2021-09
我校获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
日前,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伟杰副教授申报的《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获批,实现了我校在这一项目上零的突破。国家社科思政专项项目中标率极低,此次研究项目的成功取得,充分展现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的实力和水平,为三年后的一级学科考核评估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校党委书记张...
-
23 2021-09
我校王传宽教授团队在森林碳汇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生态研究中心王传宽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王兆国在森林碳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成果以题为《树木叶片气体交换对CO2浓度升高及与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联合响应》(Responses of tree leaf gas exchange to elevated CO2combined with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a global synthesis)和《树木生物量生产对CO2浓度升高的氮介导响应强度及机制》(Magnitude and mechanisms of nitrogen-med...
-
22 2021-09
东北林业大学团队在三萜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合成生物学方面发表重要综述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人才薛哲勇教授团队关于植物三萜代谢物多样性形成的综述“Diverse triterpene skeletons are derived from the expansion and divergent evolution of 2,3-oxidosqualene cyclases in plants”,近日发表于该领域国际经典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评论》IF 8.3)。三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通过2,3-氧化鲨烯的环化及后修饰...
-
17 2021-09
我校青年学者在林木生物质精炼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学者刘永壮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unable and functional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r lignocellulose valoriz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以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并联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当前林木剩余物大量存在且附加值较低,对其进行高效精炼制备高附加值的能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