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日前学校开展了首届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共有3个集体和5名个人获此殊荣。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月中,学校全媒体推出“立德树人”栏目,将陆续刊发师德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用优秀榜样传递师德力量,希望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姜广顺:用灵魂唤醒灵魂
个人简介:姜广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Zoological Research主编、俄罗斯远东虎豹保护专家委员会荣誉专家等职务。主持国际、国内科研项目48项,多次赴美国、俄罗斯、印度、越南、泰国等地考察和技术合作,并进行虎豹及其猎物种群的保护技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头雁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和省级高端人才荣誉称号。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不是硬性的说教,而是熏染、是心灵的唤醒。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能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已经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教导过上千名本科生的猫科动物专家姜广顺正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唤醒了学子们的专业精神和家国情怀,为祖国生态文明、野生动物保护贡献力量。
立身:诚意赢得尊重
姜广顺的第一份职业并不是教师,但是他却从中学会了以德立身的重要。他说,“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靠德行。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诚意相待。”
1994年,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姜广顺,被分配到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海保护局)工作。作为保护局里第一名大学生和最年轻的科长,尽管周围很多同事在学历上、职位上都要略逊于他,但他却从来不拿架子,对于年长的同事,他总是“哥”“姐”“叔”地叫着。姜广顺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别看他们学历不高,但是有的在野外识鸟特别厉害,有的人做标本特别厉害,都值得我去学习。”“敬人者,人恒敬之”,姜广顺的谦虚、好学,让他和大家打成一片,而他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更是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为了观测鸟类,姜广顺每天四五点钟天不亮就要起床,带着司机,穿上水衩去湿地里测鸟蛋、量鸟巢。时间长了,司机小陈的妈妈有了怨言,“天天起这么早,孩子不得累坏了。”但小陈却说:“姜叔比我起的还早呢,我还说啥。”当时,年轻的小陈还不会和老百姓打交道,车子陷进泥潭,他只会发愁,姜广顺就带着他去向附近的老乡家借四轮子来拖车。在姜广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陈渐渐学会了为人处世。“如今,只有高中学历的小陈已经被提拔为科级干部了。”说起过去,姜广顺很是欣慰。
那个时候,保护区待遇较低,曾经好几年开不出工资,有些人难免就会盯着利益不放。28岁的姜广顺手下有几十号老老少少的工作员工,出现矛盾在所难免。而姜广顺调节矛盾的前提就是洁身自好,有奖励的时候先发给别人,“这样我再说什么,他们也不会有怨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道德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在日用常行中持正守心,自然就会产生一种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也会在无形中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立学:拓展才能成长
如今姜广顺已经是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世界自然基金会“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科考志愿者活动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从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到东北林业大学的硕士、博士、教授,姜广顺一次次走出舒适区,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能力、增长着本领。
姜广顺刚到向海保护区之初时并不负责文字工作,但是在一次“向海保护区邀请函”的写作中,他崭露了头角,从此承担了很多保护区规划、报告的起草工作。有很多人说,“这些不是你分内的工作,做了有什么用?”但他却觉得,“这些是对保护区发展有利的事儿,需要做”。他摸清了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和分布情况,为有效开展濒危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积极参与推动向海保护局划归吉林省林业厅管理,使管理体制更为理顺,保护区保护资金的投入更为顺畅,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很多人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敬业,有些人不愿意做分外事,认为那是吃亏,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机遇总是爱乔装成一些分外事的样子。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分外事,才更容易获得一些“额外”能力。姜广顺正是在不断拓展自己“额外”能力中逐渐成为业内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
姜广顺把科研方向定位在猫科足迹影像鉴定时,很多人认为他绝对不会成功。因为此前印度著名的老虎专家乌勒斯曾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老虎的足迹监测技术,认为无法通过足迹在印度鉴定老虎的个体信息和统计数量,并且其观点文章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可是姜广顺却有自己的看法:印度不行,不代表中国不行。印度土地以沙地、泥地、沼泽为主,没有稳定的基质,足迹容易变形,而中国东北的土地,有半年的时间被稳定的基质覆盖,足迹学在这里一定可以有所作为。姜广顺指导研究生在东北虎林园采集了70多只老虎的足迹影像资料。这些老虎中,有老有少、有雄虎有雌虎,姜广顺利用它们的足迹资料建立了数据库。每次在野外发现老虎足迹,姜广顺都会把野外采集的足迹和手里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野外老虎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实践证明,用足迹鉴定老虎的性别和个体信息,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2013年,姜广顺带领其研究生顾佳音受邀在美国北卡自然博物馆做了题为“统计学在老虎野外种群监测的应用”的“SAS公司发现峰会”的专场学术报告,引起了学界的震动。
姜广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不断拓展着“额外”能力,带领学生建立的猫科动物数据库也从足迹影像数据库扩展到花纹数据库、遗传数据库、虎豹猎物数据库和栖息地数据库。
如今只要在野外捕捉到老虎的影踪,不论是红外相机捕捉的图像,还是发现了它们的足迹、唾液、粪便、毛发,都能通过数据库鉴定这只老虎的性别、年龄,它曾在哪儿出现过、它吃的是什么、它的家族曾在哪儿活动……
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与俄罗斯合作比较研究,了解到有一只在俄罗斯出生的雄性小虎在它1岁半的时候来到我国,从此没有离开过中国,这不仅说明经常有东北虎跨境“溜达”,更说明我国在保护林地、恢复生态方面颇见成效,吸引了老虎来此定居。
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知道,目前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种群已经出现了扩散阻隔的情况,应该适当进行人工介入,避免它们近亲繁殖。
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知道,我国东北虎、豹种群绝灭和栖息地退缩的趋势已经得到扭转和恢复,这在国际上大型猫科动物普遍呈现衰退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而栖息地恢复的原因则在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反盗猎等全面保护工作的推行。
自2001年起近20年的时间里,针对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的精准保护管理问题,姜广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获得了重要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引领了该领域国际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姜广顺揭示了天保工程对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恢复的生态和社会的协同效应,并发现了包括虎在内的中国11种大中型哺乳动物千年历史的人口增长、农业开发和气候变化等交互作用下的灭绝规律,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球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姜广顺牵头为国家林草局编制了《中俄东北虎跨境保护区合作方案》,其国际生态廊道建设等核心工作内容,已经体现在2019年中俄首脑会晤时联合签发的《中俄联合声明》的第九条。
如今,姜广顺的科研版图不仅拓展到了东北虎豹、华北豹等近10个省份的野生动物保护,而且还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合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合作项目8项,国家林草局的野生动物监管、全国虎豹资源调查等项目12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任务项目1项等共计48项。
每一次科研版图的拓展,都是一次冲出舒适区的自我挑战,也是对事业无限热爱的具体体现。待在舒适区,看似得心应手,可是长此以往则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勇于走出舒适区,才是直面困难、勤于思考的魄力,才是积极作为、担当负责的敬业精神。
施教:唤醒学生激情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姜广顺的“立身”“立学”只是他人格魅力的基础,那么他对于学生的激励则是在传道授业中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现在的年轻学子,大多是骄生惯养的独生子,在入学之初,他们做人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人会只盯住自己的科研方向,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则不太关心。姜广顺会特意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打磨学生的团队精神。“我会让学生们的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比如,分子生物学的学生需要野外的学生提供样本做研究,而野外学生获得样本后也要依靠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慢慢地他们就有了团队意识。”姜广顺说。
除了培养团队意识,他还非常重视给学生“立规矩”。新生入学就要被扔到野外至少20天,这是让他们学习对于哺乳动物野外识别的本领,要练就只看到脚印就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种类的本事,“这是硬功夫,也是做野外科研必须掌握的技能,不学不行。”时间观念也是姜广顺特别强调的一点,对于不守规矩、不专心科研的学生,他可从来不会留有情面。“谁都不能破坏整体的科研团队气氛。”虽然规矩当前,但姜广顺又十分开放,如果学生做了几个月发现不适合这个方向,他会想办法帮着调整甚至更换导师,如果学生对自己并不熟悉的方向感兴趣,他会积极联系北大甚至国外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宽严相济下,姜广顺学生的业务能力增长很快。
姜广顺会安排学生写方案、做报告、准备PPT,虽然给学生修改会比自己亲自写作更耗时耗力、更麻烦,但是他却坚持让学生冲在前面,自己去做学生的后盾。“好钢靠火炼,不经过几轮的修改,学生不会获得进步。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哪能怕麻烦。”现在,姜广顺的很多学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有两名学生多次去俄罗斯,对虎豹跨境进行合作研究;有一些学生分布在国内的一些监测点,做着数据收集等基础科研工作。“看着他们从刚进实验室时什么也不会,到毕业以后可以很娴熟地掌握各种技能,我觉得自己没白付出。”姜广顺说。现在姜广顺的学生大多在高校、科研机构、行政部门从事着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
姜广顺常和学生们说,做动物保护就要有家国情怀,而他也在带着学生们参与的一个个项目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家国情怀。“我们有很多项目是和国外合作的,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做得好,会让国外专家刮目想看的自豪感,感受到自己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姜广顺说。
姜广顺时常会和学生们讲起我们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从无到有的过程,讲起全国动物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很多学生在他的感染下建立了职业的激情。刘书言是一名家庭条件很好的90后,可是她已经把研究东北虎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虽然可能一辈子也不能亲眼在野外亲自目睹它们一次,但是只要知道它们存在着、数量增长着,我们的研究就有了价值。”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姜广顺正是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高校教师,姜广顺不会说太多豪言壮语,但是他正是用实际行动,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了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