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讲述东林故事、传递东林声音,2016年学校全媒体推出“东林身边人”栏目。或许他们未必有着灿烂的光环,但却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或许他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但却对周围的人付出了无私的关爱与真情;或许他们没有傲人的成果,但却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目不转睛;或许他们也曾面对艰难,但他们却从容冷静、勇敢坚定……他们的故事不用惊天动地,只要能够展示东林人的精神品质、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就是温暖东林、感动你我的“东林身边人”。
战车补给、射手发炮、躲进掩体……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我校派出的5辆“战车”配合作战,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知名高校的重量级对手,摘得了总决赛一等奖和最佳竞技品格奖、最佳技术报告奖。这些“战车”的缔造者——王琢也获得了最佳指导教师奖。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造出全国一流“战车”,王琢的秘诀就是磨练、精细,哪怕一个螺丝的松紧度都要细致打磨。
王琢常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只会理论的书呆子,一定是能够在“创造”大潮中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弄潮儿。
而在王琢从教的14年里,他已经培训了近千名学生参与百余项全国各类创新大赛,学生们也在比赛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专业技能,在挑战极限中战胜自我、蜕变成才。
缘起 久经沙场习得一身本领
王琢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1998年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的时候,王琢就在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中冲锋陷阵,久经沙场,习得一身的好本领。当他亲手将书本上的电路符号变成真正的电路板、当他将一段段代码下载到单片机中并真正运行起来之后,那些元器件仿佛是有了生命的小精灵。有时这些小精灵偶尔也会发脾气、罢工,这时严谨的理论分析、反复的耐心调试是抚慰它们的“良药”。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王琢越来越来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不足,这鞭策着他不仅仅要学好当前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超前学习新的知识。
2002年,王琢应聘来到东北林业大学,担任通讯工程专业教师。由于大学期间的实战经历让他尝到了“甜头”,自到东林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和机电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工科类的学生,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他们是未来的工程师,将要面对的都是实际的设备装置,他们是将要给电路、机械结构赋予生命的人,可是如果他们对于这些东西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纸面上,很难想像未来他们将如何面对工作?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刚入职的大学生完成了设计工作,将设计图纸下发到车间加工,车间的技工师傅拿着图纸拍到他的办公桌上说到:“这种图纸,怎么加工,你去试试?”不了解工艺流程、不理解加工方法、不清楚安装和调试技术,那么他绝对不是一名称职的工程师,而这些知识唯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当时机电工程学院着手开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选择的是依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平台,以赛促学。该竞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参赛的人数多,以2016年为例,参赛学生人数达到176人,培训的过程也多侧重于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一般大一大二的学生参与较多,这对于迫切需要提高学生整体创新实践能力的学院来说,无疑是一条理想而有效的出路。
针对每次竞赛都是在下半年开学第一周举行的特点,暑假成为备战赛事的黄金时期,于是王琢7月份来学院报到后,就回家卷了铺盖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了与学生们同吃同睡的备战生涯。
在回首这些年暑期备战的打拼时光,王琢并不觉得苦:“年纪轻,有干劲,只要肯努力,不觉得有跨不过去的河,迈不过去的坎。”
经过全体指导教师近5年的努力,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共获得100项奖励,300人次获得奖项,培训学生1237人,学院培养学生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见证了王琢的付出和努力,而他本人则很谦逊“这些都是学院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传承 静心磨砺打造一流战队
2010年,是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新任院长宋文龙结合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考虑到学院一直以来创新工作的实际,决定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对实验设备和实验经费均给予了最充足的保障,实验室更名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在这一年,王琢被学院委派负责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从此,这里成为王琢的另一个家。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一年当中仅在过年前后关闭三周左右,全年开放时间在330天以上。在这个大家庭里成员很多,有学院精心选配的创新实践指导教师,有热爱创新实践的广大学生;有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好几年的师哥师姐,也有初来乍到的学弟学妹。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成员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大家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放飞想像、自由创意、创造奇迹。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王琢这时候开始思考如何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竞赛平台,进一步适应学生创新发展的需求,这个新的平台要比现有的电子设计竞赛层次高一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在满足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与电子设计竞赛水平的衔接。
当时全国大学生科技类比赛种类很多,一年下来有将近100种,最后,几经斟酌比较,他将目光放在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这项赛事由教育部举办,是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的一项高水平学科赛事。别看智能车不大,但其实它是一项“复杂工程”,其中涉及到电路理论分析与制作、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电子信号的分析与条例、控制算法的编程与调试等,跨多个学科、涵盖了机电工程学院的大部分专业,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小小的智能车开始,走入工程师的世界。
“如果抱着功利的思想去参加比赛的话,就会挑选一些比较容易获奖的赛事,但即使拿了奖项对于培养学生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用精英式的选题作为我们日常学生创新的培养,这样可能短时期内见不到成效,但是学生会受益良多,三年四年的积累下来自然就会有收获。”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大干一场,学院迅速组建了东北林业大学智能车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为了弥补自身起步较晚的不足,王琢一方面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向获奖院校取经,然而当这些院校的技术报告拿到手里时,王琢却发现在上面你根本找不到答案,那么这些“牛”校能够获奖胜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王琢陷入了苦思……
王琢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看一些大型的纪录片,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里面有个画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技工为了制造出飞机上的一个零件,需要反复的重复搓的动作,时间一长,姿势就固化了,甚至于每搓一下的频率都慢慢固化,最后竟比机器搓的还要精准。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王琢豁然开朗,发现了之前苦苦思索的原因所在,那就是“磨练”二字。
这就像你制造出来一辆赛车模型比较容易,可能一周时间就能够做到,但是要想让你的赛车跑的又快又好,这就需要赛前八九个月的时间反复去调适,甚至要精细到一个螺丝的松紧度,这是一种经验,是一种感觉,靠的就是“磨练”。
他教导自己的学生:“要想把智能汽车设计好,就要静得下心、耐得住性,只有历经磨练,才能最终收获成功,要有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劲头才行。”
正是在这种“工匠精神”的感召下,我校的智能车队在“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中屡获佳绩,从初出茅庐的新人跻身全国一流车队行列,而这种精神在实验室的同学们身上代代相传,成为了一种传承。
创新积累实力参与中国创造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在中华大地兴起,用王琢的话说,就是赶上了好时代。学校和学院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在新建的成栋楼里划出了450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专供“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使用。而这个时候,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工作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王琢对实验室的学生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一定是属于中国人的,未来20年在科技领域中国人将是最有话语权的。”
王琢开始寻找机会,一个能够带领实验室的干将们进行挑战的机会。
2015年,全国规格最高的机器人比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新增加一个崭新的RoboMasters单元!这个单元中,引入电子竞技元素,通过多种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对战、酷炫的比赛机制、超强的对抗性改变了传统学科竞赛相对枯燥的局面,对于90后的年轻人有着极大吸引力,同时比赛力求打造“工程师明星”,给更多的技术达人提供广阔的舞台。
报名、备战、参赛,一切是那样的水到渠成,在这个汇聚了当今科研领域尖端的机器人研发技术大赛上,我校机器人战队力克群雄,首先以黑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接着又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精妙的团队配合、强悍的战斗气势、豁达的竞技风度赢得全场的认可,在全国150余所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拿下全国一等奖,这也是我省唯一一只获得一等奖的队伍。这一年,东林的“天空领域-Ares战队”被众多高校所记住。
从刚开始的协助指导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到现在兼职管理创新实验中心,从刚开始的指导学生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到现在的组建学院战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获奖,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收获、有泪水、有欢笑……一批批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生由于出色的实践能力或被保研,或被理想中的单位录取,每每在这个时候,是王琢最为欣慰的时候,他总是说:“他们都已经很优秀了,很多学生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他们的了,只希望他们在实验室里的时光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使将来的路走的更远、更长……”(孙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