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校园人物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人物 >> 正文

“科研小虫”的求索路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万才超

日期:2017-06-28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对于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万才超来说,“朝七晚十”的工作状态是他日常的生活节奏。寝室、实验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三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促使他快速成长、积蓄力量。“天道酬勤”是导师李坚院士教给他的人生哲理,他铭记于心,是他孜孜不倦求索的动力之源;“尊重他人、低调做人、友善待人”的三人法则是导师赠予他的处世之道,他牢记在心,使他养成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良品格。

三年的学习时间,受益于导师的顶层设计和亲切指导,他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其中两篇论文分别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1区Top期刊)和《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选为封面论文,还担任《Green Chemistr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等SCI期刊审稿人;担任国际期刊《Colloid and Surface Science》编委。

同时,在导师的大力支持下,他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目前已授权2项;参编科学出版社著作1部;主持大学生/研究生创新项目3项(2项已顺利结题),并参与多项导师基金项目。

不仅科研成绩优异,他还曾连续三次获得硕/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第五届梁希优秀学子奖、黑龙江省三好学生、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东北林业大学十佳大学生、东北林业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林业工程博士论坛优秀报告奖等荣誉称号,并在创新创业比赛上获全国第一届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明制作类特等奖、全国第二届“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正因为这优异的成绩,在“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万才超喜获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提起这些奖项,万才超很谦虚地说:“荣誉属于过去,我还需努力;风物长宜放眼量,我还需争取更高的目标。”

丰富大学生活,科研的基础

1992年10月,万才超出生在湖北省黄石市,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他想着来林业大学,一定要学习与林或木相关的知识,于是报考了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凭借着568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四年,他的大学生活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他参加过学生组织,担任学院科创中心主任,带领大学生多次进行创新实验,多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在全国第二届“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喜获一等奖。本科阶段的创新实验经历给日后他的科研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期间,他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前往伊春参加“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的社会实践中,他与当地的农民大叔热情交谈,并操起农具下地干活。课余时间里,他从事多种兼职(如:家教,市场调查等)以补贴生活费用。记得一年冬天,他做市场调研的兼职,这个南方孩子在北方零下二十几度的雪天要走遍四、五十家药店按照清单调查哪种药销售的最好,哪种药销售的最差。每进一家药店他都要乞求着店员配合他的调研,仅仅是为了微薄的兼职费用。

2012年寒假,其他的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和爸爸妈妈分享新年的快乐,而万才超把这个寒假的时间用在江西新干县城小学的支教工作上。支教的环境很苦,没有宿舍,只在一个废弃的教室里住宿,当时住的是小学生的床,腿都伸不直,晚上教室里很冷,被子只是打好的棉花被芯,没有外套,都能闻到当时棉花的味道。由于被子太单薄,他只能穿着羽绒服睡觉。白天要分散到各个乡村上课,要走2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支教的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来回要走4个小时。

当地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孩子们没有食堂,只能拿着碗露天吃饭,下雨天就进附近通风的棚子里进食。支教这段日子给万才超最深的印象是,现在到处可见的城里的小朋友拿着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在玩,而供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所娱乐的项目非常有限,一次集体的教育电影已是非常奢侈的活动了。孩子们很爱学习,对知识的那种渴望深深地打动着他。回想这段支教的经历时,他并没有觉得当时的环境有多艰苦,反而他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认为这是在大学期间凭着当时的一腔热血,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这段支教的经历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教学的种子,教学的梦想,这也成为日后在科研路上不断努力的精神动力。

大学期间,万才超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综合排名多次位于专业第一名,成绩稳定,再加上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有科研奖励加分,他顺理成章地获得了2014级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免试“直博生”的资格。

2013年7月,我校李坚院士亲自带领这个“小孩”参观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以往仰慕的学者就在眼前,这让万才超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传说”中的院士、木材科学家。那天,李坚院士给他做了详细的四年直博期间的研究规划。当时他听的不是很懂,但感觉非常高大上。当天李坚院士的慈祥谦和,学者风范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这使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跟随李坚院士学习、深造,从此踏上科研道路。

死磕英文文献,科研的提升

2013年的暑假,万才超就进到了实验室。当时他心情很受挫,发现自己实验仪器操作能力弱,知识面窄,最茫然的是满屏幕的英文文献。对于一次性通过四、六级的他来说,深深地感受到学术词汇上的缺陷。死磕英文文献成为他当时的首要任务。

现在回想起当初看第一篇英文文献,万才超觉得遗留在脑海里的是紧张、不安、茫然,但他知道他要快速适应这种科研生活。于是,他开始恶补专业词汇,尝试翻译专业外语,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死磕冗长的专业文献资料。这一年暑假,正值炎炎夏日,万才超是在实验室面对着满屏堆砌的英文字母,先到有道词典查找专业词汇,再尝试翻译成汉语,摘抄优秀句子,整理归档文献中度过的。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从早到晚不断地响彻在实验室。

阅读英文文献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专业方面的难点、疑点,他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查找相关资料或请教导师。导师的一个提示就会让他茅塞顿开。有时一个难点也会想许久才能解开,但这个解决的过程正是他和作者对话的过程,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这种思想的碰撞让他获取了科研启迪,从而在科研上有了创新性的设想,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把每一篇英文文献的作者都当成老师,从每一位“老师”的身上学习他们磅礴的学术思想,缜密的行文思路,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身上那种热爱钻研的精神。此外,李坚院士培养了万才超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要多学科、多领域学习,因此他还阅读很多其他领域的高水平文献,这让他有了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有了一定的专业英语的积累,万才超开始撰写论文。他回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时,很不好意思地说:“由于当时学术思想、词汇积累等写作必备要素十分缺乏,那时候撰写论文更像是一个‘临摹’的过程,整篇文章都是某篇好的参考文献的影子。”

导师李坚院士常常教导他写文章是凝神静气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万才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不断提升。例如,在叙述方式上,最初他习惯在讨论里增加一些天马行空的个人看法和猜想,然而这些无依据的猜想会让读者误解成是一种理论,但科学论文要求严谨,论文的叙述方式必须是有理有据的表达;在解释某个现象时,起初他的表述是杂乱交融的,自己看得懂,但别人未必懂,现在他会先分解,再总体归纳,多角度解释某个现象;在逻辑顺序上,起初是这一点,那一点,现在他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每一篇论文都需要经过导师和他的共同构思、精密的实验制备、大量的表征检测、精确的数据分析、缜密的论文撰写、耐心地修改甚至反复修改。其中滋味,个人体会。

不断实践重复,科研的条件

要想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远,需要对知识掌握更深、更广;做科研也没有捷径,坚持与付出缺一不可。

由于本科所学的是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从事的研究方向更偏向于材料化工领域,因此他需要补充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最初看化学资料,一些专业概念和作用机制常使他非常困惑。他通过查阅文献、翻阅专著课件、与导师讨论,甚至从论坛中向相关专业同学咨询,将这些散落的知识点进行有序地归纳总结,最终将某个知识点及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整理成一个通俗易懂的研究档案。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对这些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第一次投的文章被拒绝了数次,影响因子不到1,万才超感觉很绝望,但对于他来说,无路可走,已经签订直博协议,不能放弃,只能坚持下来。另外,面对导师期望、鼓励和支持,他觉得无颜已对。在期刊回执邮件中,稿件状态从最初的“submitted”,变化到“with editor”,再变化到“under review”,“major revision”,最后到“Accept”,这个过程是导师和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不断坚持的结果。这篇论文花费他们半年的时间,重复做实验,不断分析数据,修改再修改,终于在半年后,他收到期刊的录用通知。在收到接收邮件的那一刻,表面上看着平静,但内心却很激动,他特别想和导师分享这份喜悦,但同时又很担心,自己的这篇文章的影响因子较低,导师会不会批评他做得不够好。相反,导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要继续努力,说:“刚入学就能发文章,说明你很勤奋了,现在不用考虑影响因子的问题,脚踏实地、用心做科研,专心写论文。”得到导师的认可,他又将他的热情、勤奋投入到新的实验中。

顺利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后,万才超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从最初较粗浅地描述单个现象或性能的短论文到现在更加深入地讨论多个变量、多个因素的长论文,他始终在学习、在提高、在严格要求自己。影响因子从<1、1到2、3、4,再到5以上,这一路的自我认可和自我激励在慢慢地提升,他脚踏实地地在实验室里度过青春,每天单调重复地做着事情,也不断地收获自己的科研成果。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实验的表征检测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最初他仅会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基础的研究方式。现在他采用的研究手段增添很多,从材料形貌的角度增添了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来观测纳米级微细材料的组织结构;从化学组成的角度增加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方式;对于多孔材料,则需要增添氮吸附脱附等方法来测定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这些材料表征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来系统性地研究材料的性能。

撰写一篇论文,是不断重复修改的成果。万才超表示,他曾经发表的某篇论文的修改次数多达几十次。这篇论文回复审稿人意见(Response to Reviews)的字数就达到1万多,而论文的最终字数才8000多。从补充实验、把握每个单词、计算数据、检验图表、核对参考文献等处修改,很难以想象这篇论文的最终版本还保留了多少原始的痕迹。对于科研创新的理解,他觉得创新更像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高。

每天的生活都是早上7点来到实验室,晚上10点才回寝室,年年日日这样的实验室生活,有时他觉得今天和某年的某一天是一样的,对于每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他并不很关注。也只有这种耐得住寂寞,重复单调的生活,他才能在科研上取得这些成绩,是什么动力能让他对重复单调的实验室生活保持着高度专注?他认为是导师的认可,还有论文发表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对于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万才超将功劳归功于导师。他认为导师李坚院士是他研究顺利开展的核心。在他入学之初,李院士确定了“纤维素气凝胶”这个方向,材料在哪些方面延伸和拓展,发表文章的把控等方面都给予他很多的指导。除了学业上的指导,在为人方面,李院士倡导的先做人再做学问的理念也深深影响着万才超。导师李坚院士对万才超的评价是“睿智、勤奋”。然而,他始终认为自己还能做得更好,依然在科研的路上按着自我的节奏坚持着,努力着,付出着。

对于剩余的一年多的博士生活,万才超希望自己能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再发表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努力在剩余的时间里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他将学院很多的教授专家视为自己的偶像、学习的楷模,他希望自己将来的某一天能像前辈们那样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海内外建立合作,做出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业内认可的学者。漫漫学海路,他说这条路还很长,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上下而求索,“科研小虫”会继续努力在科研的路上不断前行。在前行的路上感恩导师的耐心教导与鼓励,感谢一直以来提供帮助的老师与同学。(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