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校园人物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人物 >> 正文

【壮丽七十年|人物】杨剑萍:扎根在西藏,像青冈树一样四季常青

日期:2019-09-29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孟姝轶 曹曦 图片:王乙
文字 孟姝轶 曹曦 图片 王乙
电话 摄影

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北林业大学也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从稚嫩走向成熟。70年间,一代代东林人薪火相传、初心不改,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才智和力量。学校推出“壮丽七十年|人物”栏目,讲述东林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东林人的时代担当。

 

【壮丽七十年|人物】杨剑萍:扎根在西藏,像青冈树一样四季常青

自从踏上西藏这片土地,时光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18个年头。18年,6000多个日子。他结婚、生子,本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这个缺氧又艰苦的高原。但是,他却从未动过想要离开的念头。他曾在不通水电的昌都市江达县娘西乡加桑卡村驻村,为当地群众修路装路灯,劳心劳力;他曾深入调研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为西藏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支撑,所撰写的“西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成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献礼作品;他课题中的“西藏自治区三大经济区域划分”的内容,被《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采用;还是讲师的时候,就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藏边境城镇建设与稳定发展关系研究》……他就是我校2001届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生杨剑萍。问他为什么会在西藏扎根,他说:“咱东林人不会说漂亮话,但肯干、认干,不怕吃苦。西藏需要我,我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2019年8月5日,星期一,一个普通的日子。拉萨市西郊,更培乌孜山脚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之滨的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中,雾气遮不住的秀美,若隐若现,似仙境。

因为时差,早餐8点30分才开始。冒着小雨,研究生部副主任杨剑萍步入职工餐厅。

“拉萨今年雨勤,往年大多是夜里下、白天放晴,今年有的雨,有点不正常,‘日光城’也少了好些阳光。”杨剑萍笑着对记者说。

一份青椒炒豆干、一个煮鸡蛋、一碗豆浆、一个包子,5块钱的早餐看上去很实惠。“吃饭就是任务,饱了就行。” 杨剑萍说。十分钟后,光盘,留下零星的菜渍和碎了的蛋皮。

“食堂就餐方便,偶尔也会跟同事、校友出去换换口味,吃个拉面、火锅啥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对美食变得寡淡。吃顿家常菜对于杨剑萍则变成了一种奢求。“不是味道,而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融洽氛围。”

因为工作的事情,今年杨剑萍没能回家。“要是有急事的话,可以请假,很方便。”杨剑萍说,远在贵阳的爱人带着两个儿子,很辛苦,却早都习惯了。平时只要有空,他都要跟家人视频通话,看看脸、听听声音,也能减轻想家的念头。

“在这里工作的人,有很多都是婚后的单身汉,都吃食堂,不用做饭,还不用洗碗。”杨剑萍乐观地说,他对一日三餐是那种“吃饱了好去干活”的简单态度。

这样的早餐,一晃吃了18年。“做菜厨师换了好几茬,一个厨师一个口味。”杨剑萍擦擦嘴,餐盘归位,撑开伞,出了食堂,向旁边的教学楼走去。

2001年6月,杨剑萍的双脚迈出了东北林业大学的校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毕业证,裹挟在一个大大的行李包里,这个25岁的热血青年来到西藏支边。

那时的杨剑萍,对西藏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地理书中的描述——高寒、荒凉。杨剑萍的父亲是军人出身,他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们就业的时候,父亲就鼓励他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所以尽管能够想象到西藏的艰苦,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片土地。“当时学校的党委副书记陈文斌帮我给西藏区委组织部写了一封推荐信,学校还给了我3000元的奖励。这些钱帮我在举目无亲的西藏安了家。”

刚到西藏,杨剑萍没有太多的不适应,“或许这得益于我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练习长跑吧。”他笑着说。偶然的分配机遇,杨剑萍踏进了党校的大门。教工宿舍、职工食堂、教学楼,杨剑萍在西藏的工作、生活“三点一线”,不知不觉,日历翻到了2019年。

“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在海拔3650米的高原,杨剑萍从未想过离开,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两地分居,信念渐渐长成了一株西藏青冈树,根系深、耐贫瘠、木质坚硬,却四季常青。

西藏青冈树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30米,又名高山栎,生于海拔2600-4000米的山坡、山谷栎林或松栎林中,越贫瘠越生长。在西藏,分布广泛。

“来这里以后才第一次见到西藏青冈树,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11月到加桑卡村驻村,走村的路上尽是这种树,直径40多厘米,树干上长满了松萝、青苔。”杨剑萍说,青冈树是四季常青的树种,即便是冬天,整座山也是一片黑绿,藏民常常用晒干的树枝取暖、生火做饭。

入眼的是青冈树,入心的是驻村经历。“那一年的生活是最艰苦的,最难忘的,也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杨剑萍的描述带着我们走进了他七年前的记忆。

江达县娘西乡加桑卡村距离拉萨1400多公里。担任驻村队队长的杨剑萍带着对家的思念,离开出生仅20天的儿子和尚在坐月子中的爱人,经过长途颠簸,在靠着车灯照亮的夜晚,到达了驻村点加桑卡村,与先期抵达的副队长毛奇、队员莫雪梅、才让拉措汇合,开始了一年的驻村工作。

“嘎嘞。”抵达驻村地的当晚,村委会副主任白玛成来带着七八个家人来迎接,一句“辛苦啦”的藏文问候,让杨剑萍一脸茫然。在翻译的指导下,杨剑萍回应了一句“嘎玛忒”,为了缓解语言不通的尴尬,他拿出香烟,递给白玛成来,点上火,两人在烟雾里无语,互相憨笑着,质朴而亲切。

“这两句藏语我至今还记得。”让杨剑萍记忆犹新的还有藏民班才黝黑的脸颊、深刻的皱纹、一绺一绺的头发,盘了一圈的小辫和辫子里夹杂着的红毛线。“时常想起来的还有他身上浓浓的酥油味,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

走村入户是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件事情。“走进每一户村民家里,跟他们交谈、交流、交心。”杨剑萍告诉记者,有3户的拉加村、11户的迪普村距离加桑卡村村委会比较远,山路是一路陡坡、溪流、峡谷、雪山,由于海拔高缺氧,十几公里的山路走起来非常困难,他和队员们谢绝了村民的摩托车捎脚,靠着脚底板走进了每家每户。

“我们驻村工作经费只有10万元,去除慰问困难村民的2万元,剩余的每一分钱都是掰着指头算着花的。”杨剑萍说,修路、建桥这样的大工程预算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他们只能做方案、申报项目向上一级一级申请,但审批环节复杂,很少能在一年的驻村工作期限内得到解决。

入户走访后,杨剑萍和队员们确定了三个项目:给通公路的两个村民组在公路边安装太阳能路灯、给村委会建一个党员活动室、维修根久吊桥。安装路灯的过程很是波折,由于预算少找不到卖方,杨剑萍想起了在江苏高邮开灯具厂的初中同学,多次联络、沟通,同学在一分不赚的前提下友情给了10盏高配置的路灯,由于雨天耽搁运输,最后杨剑萍自掏腰包垫付了700元。为了节省1.8万元的路灯安装费,杨剑萍四处游说,拉村民老乡、求助邻近工作队,磨碎了嘴,跑断了腿,终于用了三天时间让村里的10盏路灯亮了起来,灯亮了,照亮了夜晚的小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2013年11月,驻村工作结束离开的时候,村民竖起了大拇指,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党校永远姓党。”驻村期间,除了为农牧民办实事,杨剑萍和队员们充分发挥党校任教的优势,担起了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的宣讲员,帮助当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利用村委会的会议室空间,改成党员活动室,挂上党旗、国旗和国家领袖像,在环境上营造学习、活动的仪式感、庄重感,开会变得正式且严肃,调动十几名党员的带头作用,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用实际行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飘扬在西藏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的心底。

眼窝深陷、皮肤黝黑,研究生部主任多布杰一眼看去就是藏族人。“我跟剑萍是老相识,认识快20年了,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主动到西藏工作,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青年骨干人才,我们既是同事、又是上下级,更是兄弟,彼此间对民族文化互相了解,没有隔阂,说话掏心窝子,有苦恼也互相诉说,亲密得胜似亲人。” 多布杰语气舒缓,汉语说得非常流利。

提起杨剑萍在业务上的表现,多布杰的眼里闪着赞赏的亮光。他告诉记者,杨剑萍在业务上成绩很大,教学、科研能力比较强,成果丰硕,历经过很多部门、岗位的锻炼,每一个角色都能主动担当、任劳任怨,为西藏的发展能忍耐这里的恶劣气候,耐得住寂寞,克服两地分居的困难,一心扑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像西藏青冈树一样扎根,与当地融为一体,传递了“东林精神”,践行着“老西藏精神”,是个难得的人才。“我们已经把他当成了藏族兄弟一样对待了,希望东北林业大学多输送这样的人才来建设西藏、支援西藏。”多布杰真诚地说,言语之中有感激、有谢意更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