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东林】我校在纳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期:2016-11-08 发布单位:理学院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近年来,纳米科技迅猛发展。其中,荧光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导向性和可操控性。因而这两种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功能的单一性限制了它们更广泛的应用。于是,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主题。

近日,我校理学院陈立钢课题组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将Mn掺杂ZnS量子点和Fe3O4纳米粒子包埋到二氧化硅微球中,制成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该复合材料兼有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子的双重性能。此外,二氧化硅的包裹不仅对该材料的磁性和荧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还方便其可以进一步修饰和改性。在传统的制备方法中,得到的复合材料往往荧光强度会降低较多。在我们的实验中,将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 PDDA引入到反应体系中,平衡量子点和二氧化硅中间体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这样有效提高了包覆量子点的数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复合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该复合材料通过引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后,应用于血液中的叶酸检测,得到了理想的分析结果。同传统的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节约了分析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减少了溶剂消耗,且绿色环保。该复合材料在靶向给药、生物分离、荧光标记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以“Fluorescence Probe Based on Amino-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t Magnetic Nanocomposite for Detection of Folic Acid in Serum”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上。该期刊属于中科院分区1区杂志,最新影响因子为7.145。我校为该文章的独立署名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晓婉,通讯作者为陈立钢副教授。该项目是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E类创新团队与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资助下完成的。(陈立钢)

陈立钢老师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80709094.html?edit=true&knowledgeId=80709105&module=5&v=1472113170910#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