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交通学院陈萌副教授课题组在传热学知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 ofHeat andMassTransfer(中科院和JCR分区工程技术类双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ing performance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power battery under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的论文,提出了基于高导系数的脉动热管动力电池热管理新技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热稳定性和热安全这一技术难点,丰富和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和理论。陈萌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动力电池技术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及商业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大量的研究和实例表明,动力电池实车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热稳定性问题,比如在极端环境温度下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甚至发生热失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充放电平台骤降,动力电池可用能量和功率下降,这严重制约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因此,有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可以改善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陈萌团队的研究发现,不同低温环境下(-10℃、-20℃、-30℃),基于脉动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技术有效提高了动力电池低温条件下放电电压,降低放电过程中电压大幅度的波动,同时提高了动力电池低温放电容量;而且环境温度越低,脉动热管在低温加热动力电池展现的优势越明显。与非预热状态相比,动力电池在预热、间歇保温及持续保温阶段放电容量有效提升率分别高达24.0%、29.8%、56.6%,有效提升了动力电池低温环境下使用性能,极大程度上消除了低温环境对动力电池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clHN44xa8o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