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18项成果获奖,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二等奖13项(主持10项,参加3项),三等奖3项,实现了我校在该奖项上单届主持成果获奖数量的新突破。
在获奖成果中,我校主持完成的“生物质多羟基化合物功能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是本届唯一一项技术发明一等奖!此外,国际科技合作奖也是我校首次获得。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是我国林业行业最高水平的科技奖项。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突出林业科技服务,林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本次我校主持获奖数量居全国林业高校之首,充分彰显了我校在林业科技创新领域做出的贡献以及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林业技术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凝练整合重大重点研究成果,力争在科技奖励评选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
东北林业大学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完成情况 |
所属学院 |
获奖等级 |
1. |
生物质多羟基化合物功能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 |
黄占华 |
主持 |
材料 |
一等 |
2. |
森林可燃物载量估测与生态调控技术示范应用 |
孙 龙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3. |
昆虫行为干扰及生长调节剂研发与应用技术 |
严善春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4. |
东北森林碳源汇演变优化模拟及归因分析技术 |
范文义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5. |
小黑杨抗旱耐盐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
姜 静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6. |
寒地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推广示范 |
邹 莉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7. |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碳循环特征及调控机理 |
王秀伟 |
主持 |
林学 |
二等 |
8. |
东北虎豹种群及栖息地精准保护与管理研究 |
姜广顺 |
主持 |
动保 |
二等 |
9. |
火烧后扎龙湿地生态补水恢复背景下丹顶鹤的生态响应与管理研究 |
邹红菲 |
主持 |
动保 |
二等 |
10. |
野生动物利用监管与象牙、犀牛角等执法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 |
金 煜 |
主持 |
动保 |
二等 |
11. |
兴安落叶松林多服务功能提升机理研究 |
王文杰 |
主持 |
化资 |
二等 |
12. |
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系统功能优化及持续高效经营技术与示范推广 |
周志强 (第6完成人) |
参加 (第2单位) |
化资 |
二等 |
13. |
西南地区特色油料、芳香油树种产业化技术创新与示范 |
孟庆焕 (第13完成人) |
参加 (第2单位) |
化资 |
二等 |
14. |
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核心控制技术 |
马 岩 (第3完成人) |
参加 (第4单位) |
机电 |
二等 |
15. |
吉林省红松良种选育与推广示范 |
赵曦阳 |
主持 |
林学 |
三等 |
16. |
花楸等东北特用经济树种繁殖生物学与技术 |
杨 玲 |
主持 |
林学 |
三等 |
17. |
环保型生物质3D打印材料成型技术及应用 |
郭艳玲 |
主持 |
机电 |
三等 |
18. |
林木遗传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奖) |
Vincent L. Chiang(姜立泉) |
主持 |
林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