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4时,校长助理、文法学院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学科带头人王跃先教授应邀在动资楼331国际会议厅,为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教职工做专题辅导讲座,详细解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座由理学院党委书记侯彦杰主持。
讲座中,王跃先教授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内容,从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推进依法治国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首先,王教授从多个“第一”强调了四中全会的意义。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进行专项研讨,第一次对依法治国出台了专题文件,第一次对依法治国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措施和顶层设计,第一次用“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来归纳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王教授指出,《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必须要求我国完成五大体系建设,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讲座中,王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最后,王教授以近期发生的典型的案例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对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应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应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此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所以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讲座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王教授的精彩报告使大家对四中全会的精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方略会不断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文:孙浩波/图:修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