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封书信被26个基层工会一抢而空;227封书信将由时光慢递公司封存10年后送到东林子弟手中;参与视频录制的年轻父母,面对镜头难掩激动,数次哽咽……日前,学校开展的“致10年后的宝贝”——时光慢递书信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引起很大反响。
时光慢递书信活动,是为增进东林青年教职工与子女间互动,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把学校对教职工子女的关怀落到实处的一项举措,也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特别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5月17日到21日,书信征集期间,短短5天内,有近400封书信被领取,青年教师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学院多次领取方才满足教工需求。“这种形式,真的很有意义,跨越10年时间,孩子们看到那时父母亲手书写的寄语,会是怎样的感想,真的很令人期待。”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张光磊、齐红,不但写了寄给未来宝贝的书信,而且还身着亲子装参与了视频录制。
纵有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下笔。这是大部分参与活动老师的共同体会。习惯碎片化阅读、打字录入的青年教师们,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在家,有的在图书馆,展纸提笔,书写着对孩子未来的期许,也体验着为人父母的幸福。
来自机关、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图书馆等基层工会的15位青年教师,还参加了视频录制。视频内容也将随书信一起,封存在时间胶囊里,静待2027年与孩子进行一场跨时空对话。“近来,一直和孩子一起看央视的朗读者。今天我也成为朗读者了,读着写给孩子的信,想象着10年后他看到这段视频的模样,我还真有点小激动呢!”参加视频录制的一位80后爸爸坦言。
由校工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发起的这项活动,还得到我校创业学生的大力支持,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公司全程跟进,并将负责上交书信的慢递工作。
书写是一种迷人的文化形式,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快节奏社会中,我们希望通过活动,找回写信读信时那种久违的喜悦。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既是为了唤醒青年父母们对文字与书写的热爱,也希望把东林的精神和爱传递下去。(权赫花)

书写过程

参加慢递活动的书信

参加视频录制的青年父母

视频录制现场

火漆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