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重拳出击:为了师生平安和校园的宁静

——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日期:2017-09-28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电话 摄影

细心的东林师生会发现,我们的校园环境正一天天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校园内交通秩序井然,四处穿行的电动车不见了,聚集在2号门前的出租车也少了;家属区内非法经营的小饭店迁走了,占道经营的小商贩不见了踪影;徘徊在操场草坪的“遛狗大军”规模锐减,丢失被盗现象也越来越少了……悄然的改变源自整治的决心和出击的重拳,从仲夏到初秋,学校果断采取措施并持续推进,打响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攻坚战。

“校园环境直接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始终是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学校党委书记张志坤这样告诉记者。经过2个月攻坚克难的整顿治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行必有纲 校领导亲自指挥部署

6月27日,学校下发《东北林业大学关于印发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东林校发【2017】4号),对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责成保卫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三方协同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任组长的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也正式成立,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于7月15日召开第一次会议部署第一阶段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职责与方法,打响了校园综合治理的前哨战。7月25日,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工作深层次问题和存在困难,决定由保卫处牵头,举全校之力,开始校园环境治理的关键之战。

治亦有方 家属区重获祥和宁静

7月,一起学生因食用小餐馆拌饭而中毒的事件,将家属区内餐饮店铺的食品安全问题推上台前。被师生们屡次质疑的小餐馆,经查都是无照经营的非法商铺,不但存在食品安全和防火隐患,也为家属区卫生清理带来负担,牌匾的灯光与音响,更滋扰着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对此,离退休老同志们怨声载道。

7月16日,三部门开始联合工作。由保卫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三部门工作人员混编而成的3个工作小分队,在通告发出之前先行深入一线,提前通知家属区内无经营许可证的小饭店、小餐馆,让他们做好准备。7月31日,由香坊区文政工商所、香坊区文政街道办事处,市公安局香坊分局文政派出所及我校共同发布的治理公告正式下发,小分队工作人员把通告张贴在家属区每个单元门上,对于商服则挨家挨户逐一发放了通告,并与清理整顿对象面对面讲解治理公告内容。

8月29日,学校还在暑假中,家属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却正处在酣战状态。专家公寓室外烧烤和37号楼内5户商服的经营项目,工作组两天内将之取缔;住宅家属区内占道小市场11户棚厦被撤出、家属区21家无照经营的餐饮店铺被停业、违章牌匾被整治……40天内,16次深入整治场所,与37户商服面对面交心,工作组放弃假期,顶烈日、冒风雨、战疲劳,获得的是多数业户的理解与配合;即使偶遭谩骂与侮辱,甚或威胁与恐吓,工作组依然无私无畏,依法行事。

9月1日,阶段性工作目标全部实现,家属区的楼宇恢复了原貌,居民们又迎来了静谧而有序的生活环境。为确保治理成果,工作组还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巡视管理,着力构建常态化管理体制。

行必有果 校园秩序明显改善

衣食住行,人之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全力清除师生食品安全隐患的同时,如何确保出行顺畅,整改校园交通隐患,成为工作组的又一难题。我校校园交通情况复杂,人、车、物流混杂;交通道路狭窄,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尤其上下班时间,常有大量汽车聚集在学校门口附近,极大影响师生正常出行;也常有不明真相的社会车辆因违停而与学校保安发生争执,为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更有送餐送外卖的电动车肆意穿行校园,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隐患。

为保证交通顺畅、人车安全,保卫处主动与哈市交警部门联系,在校门口划定禁停车辆标志线,并派驻专职协警每日巡查;学校自费安装了交通监控,若有车辆违停30秒以上即自动拍照,依法扣分罚款。此法效果显著,一段时间以来,2号门口再无车辆聚集,师生们的出行顺畅多了。

校内电动服务车经审核发放牌照,校园非法电动车坚决制止,校卫队24小时全天候校园巡护,社会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进入校园量大幅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不文明通行、违章停车、停车不规范的状况,也因采取粘贴违章通知单、当面教育督促等方法,而大有改善。

迎新期间,秩序井然的交通环境和免停车费的贴心举措,得到新生家长的交口称赞。路通则人心通,路安则民心安,我校交通环境持续向好。

抓亦有法 校园安全保障有力

一段时期以来,受所在地治安环境的影响,校园内陆续发生多起师生员工丢失手机、自行车的现象,有学生在校园中带着耳麦听音乐,忽然音乐停了,才发现手机已被盗;有老师放在办公室包里的手机,上趟卫生间的功夫就不翼而飞了。

师生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学校高度关注和重视,积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重点打击偷盗违法行为。“严打、强防、重管”并举,“人防、物防、技防”并进……综合治理工作启动后,学校推出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强力举措,让校园治安环境渐渐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联系属地公安派出所,摸排查访重点人;监控系统24小时专人实时监控;校卫队全天定点定时定区域严看死守;派专人蹲守防范重点部位。“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最原始的方法。每逢上下课时间和吃饭时间,我们安排一名保安,到教学楼和食堂前,拿着扩音喇叭,提醒学生们注意手机钱包。”保卫处处长丁胜利表示,这种方式效果很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也震慑了偷盗人员。

通过“严打”,部分偷盗案件被侦破,丢失物品被追缴,违法人员受到惩处,丢失被盗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师生报案率明显降低,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保卫处治安科科长宋阜民欣慰地说。

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依法依规、阶段性推进,学校下一阶段的治理工作正在紧密筹划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东林将更加美丽、校园会更加平安,师生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将不断增加!(文:林宣/图:保卫处)

37号楼治理前后对比

清理占道小市场前后对比

家属区餐饮店铺烟囱拆除前后对比

2号门前如今交通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