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综合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我校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于海鹏教授团队,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余桂华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amino-cellulose nanofibers for biomaterial platforms”。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绿色、可批量制备的高长径比氨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A-CNF)新方法,成功创制出兼具优异力学性能与壳聚糖类生物活性的新型生物材料,为下一代医疗器械与组织再生治疗技术的革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于海鹏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功能化应用研究。在前期开发出经济、环境友好性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丝制备方法(Nat. Sustain. 7, 315–325 (2024))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分子工程策略,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多种胺类化合物高效引入纤维素骨架,制备出A-CNF。该材料长径比高达2200,胺含量达6.18 mmol/g,产率超过95%,且在水中分散均匀并可稳定存放8个月。中试结果显示其具备吨级放大潜力,兼具绿色与经济效益,突破了功能化、产率与可持续性之间的技术瓶颈。

A-CNF融合了纤维素的力学与热稳定性以及壳聚糖的生物功能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材料中机械强度与生物活性难以协同的难题。基于A-CNF构建的组织工程支架具备高孔隙率、优异连通性、生物稳定性与抗菌性能,仅通过调节固含量即可灵活调控其孔径与力学等性能。研究采用三种细胞器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系统评估了该支架在多种细胞模型中的生物学表现,结果表明其性能显著优于壳聚糖支架,展现出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443.webvpn.nefu.edu.cn/doi/10.1126/sciadv.adx4556
在线阅读:https://www-science-org-443.webvpn.nefu.edu.cn/doi/epdf/10.1126/sciadv.adx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