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传承东林精神】帽儿山实验林场举办第七期“人拉犁”精神讲坛

来源: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教学区) 日期:2025-09-16
文字 曹薇 图片
电话 摄影

为持续传承与弘扬东林“人拉犁”精神,进一步充实这一精神的史料宝库,扩大其影响力与感召力,9月15日,帽儿山实验林场举办第七期“人拉犁”精神讲坛。本期讲坛特邀十位在林场工作、学习过的前辈作为主讲嘉宾,他们通过视频分享的形式,为全场职工开启了一场无比珍贵、意义非凡的精神传承之旅。

已近百岁高龄的沃文杰女士是1958年学校第一批劳动锻炼充实基层的人员之一,虽年事已高,表达略显艰难,但她对学校和林场的那份热爱却如烈火般炽热,她深情地祝愿母校蒸蒸日上,这份情感令人动容不已。92岁高龄的周晓峰教授宛如一位时光的讲述者,带大家重回建场初期的艰难岁月,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建场人员不畏艰苦、斗志昂扬的风采,他们心怀家国情怀与坚定信仰,“乾坤沟里看世界风云,老爷岭上育万代青松”的壮志豪情如史诗般壮丽。耄耋之年的王凤霞女士则仿佛打开了一本青春的回忆录,她回忆起当年作为学生参与林场造林等工作时以苦为乐的场景,那份对林场的挚爱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七名林学75级工农兵大学生在帽儿山实验林场学习期间,正值建设帽儿山分院的特殊时期。这些学员亲身参与了建分院的劳动。当他们站在年轻时的老照片前,仿佛时光倒流,纷纷深情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奋进岁月。初景莲女士感慨万千,回顾了作为工农兵大学生为林场建设添砖加瓦的难忘历程;耿金先生回顾了自己边学习边劳动、边建设边改造,用自己的汗水把校园浇灌得日益美好的经历;张桂侠女士详细地勾勒出建校劳动的过程,尽管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食宿环境,她和同学们却如勇士般干劲十足;李景云女士作为林场的退休职工,对林场多年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满怀自豪,她深情寄语林场年轻一代要接续书写林场建设的壮丽篇章;杨传波先生心怀感恩,感谢林场赋予他们知识的力量;孙迎胜先生回忆起年轻时怀揣憧憬来到林场求学的经历,认为那是一段充满梦想的旅程;孔晓媛女士则感恩林场给予她青春的美好回忆和岁月的珍贵馈赠。

十位前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串联起林场不同时期的建设历程,为林场职工呈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精神传承课,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使大家深刻领悟到,这种精神不是历史文献中的黑白影像,而是将个体命运融入国家建设的赤子情怀,是将冻土荒山视为诗意栖居的豁达胸襟,是用青春热血浇灌理想之花的执着信念,更是“信仰为舵、实干为桨”的永恒力量。他们的讲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全场职工的心田,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人拉犁”精神的伟大,职工们表示,前辈们用肩膀拉犁开垦荒山,我们要用智慧和担当“拉犁”深耕沃土,在这片浸透三代人热血的青山,书写永不褪色的绿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