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东北林业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已于7月12日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系统擘画了建成以林科为优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我校师生员工表示,目标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要以“主角”意识,将个人奋斗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向新发力、向高攀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创新东林、发展东林、壮大东林,以实际行动将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伟:从党代会报告中,我深刻领会到学校对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将紧密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立足岗位、勇担使命,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林业人才。同时聚焦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突破性林木新品种,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师高丽坤:学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令人振奋,大会报告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足教学科研一线,聚焦国家“双碳”战略和林业产业升级需求,深耕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为把学校建成为以林科为优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徐艳春教授:林业的核心使命正在从传统的林产资源开发与供给,全面转向“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这次党代会顺应这一大势,抓住战略机遇,确定了发展路线,利用既有的优势,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全面统一到新的时代主题上来。我坚信,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广大师生一定会以东林先贤的“人拉犁”精神,用再创业的心态向新发力、向高攀登,成为国家生态战略实施中关键的智力引擎和人才摇篮。
生态学院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陈鸿洋教授:学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令人振奋,大会报告明确提出“打造绿色科技创新高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湿地生态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立足东北湿地研究特色,深入开展高纬度湿地碳汇机制研究,力争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为打造中国湿地研究的“东林范式”贡献青春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党支部书记、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带头人孙壮志教授:热烈祝贺党代会胜利闭幕!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以此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仿生机械设计与智能装备”主攻方向,带领团队在多个维度久久为功,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突破关键技术,以“敢闯无人区”的魄力探索新质生产力,为把学校建成以林科为优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创新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徐志超教授:党代会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立足寒地特色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围绕党代会提出的“巩固学科特色优势,加快形成学科发展新生态”等要求,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同时,积极参与学科团队建设,助力人才培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新一届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把党代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园林学院园林系花艺课程教师苏小霞副教授:党代会报告为学校发展掌舵引航。作为一名花艺教师,我将以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坚守教育本心,将“以美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拔节生长;在学科建设中,致力于打造“花卉生态设计”等一系列特色方向;在国际合作中,展现东林担当,传播中国生态智慧,让花艺专业的雅韵成为传递生态文明之美的“绿色纽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芬芳力量!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洋: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锚定宏伟蓝图,目标清晰、路径明晰。身为东林人,我深感使命在肩。面向教育强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战略机遇,我将扎根教学科研一线,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的交叉学科研究,持续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最新研究进展融入课堂和实践环节,培养兼具绿色理念与数字智慧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修华: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振兴龙江发展需求,围绕森林大食物领域,持续深入开展特色森林食药资源高值化加工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应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改革教学方法,把科研实践融入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校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玉昆:此次党代会的召开,正值学校继往开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重要时期。大会指出要“实施学科高质量建设强校行动,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贡献度”。作为教师,我将以“经师”“人师”统一的标准,深耕三尺讲台,勇攀科研高峰,培养更多“知林爱林”的时代新人。我们坚信,学校在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广大师生必将激发出更多创新活力,让东林成为孕育绿色梦想、“创造”东林的学术殿堂。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负责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董晓烨:党代会报告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响应国家战略,顺应时代需求,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和英语专业的一流本科建设,思考将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辅助林业工程和林学两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路径,探索外语学科的跨学科和智能时代转型。
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中俄寒区工程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主任张泽:大会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全面总结了各方面办学治校成就,每一项成果都彰显了东林人的报国担当。尤其是看到学校未来“两步走”的战略,锚定未来建成以林科为优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后深感振奋。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及冻土工程与环境方向的基层教师,将进一步凝练以“寒、极、绿”为特色的发展理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龙江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积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朱晓冬教授: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令我倍感使命在肩。我将依托学校和学院科研平台,研发绿色家具复合材料,助力龙江家居产业“绿色智造”;以“生态思政”赋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东林星火”般的实干精神,让东林的党旗在生态文明征程上高高飘扬!
理学院数学系主任王文龙教授:此次党代会为我们一线教师照亮了前行道路。身为数学公共课教师,我深知责任在肩。接下来,我会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并将其融入教学科研中。自己也将积极投身学校“双一流”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与应用能力,为学校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为助力党代会目标达成添砖加瓦。
文法学院环境法学科负责人王宏巍教授:党代会报告高瞻远瞩,目标清晰,特别是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先锋置于核心地位,令人倍感振奋!作为环境法学科负责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聚焦环境法治前沿,深化生态文明法治、森林法、碳汇法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等交叉研究,产出服务国家战略的高水平成果,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为完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支撑与智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