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校园人物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人物 >> 正文

于海鹏:一步一印才踏实

——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于海鹏

日期:2017-06-09 发布单位:新闻宣传中心 文字:李大光
文字 李大光 图片
电话 摄影

34岁受聘博士生导师、36岁成为三级教授,38岁获评“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他有什么秘诀,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这么多颇具分量的成就?有什么捷径可以让他这么快地攀上令人仰视的高峰?走近这位被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神”级的青年才俊——于海鹏,他却给出了一个不那么“神”的答案:世上没有捷径,做人做事,不要急功近利,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才踏实。

有志于学,“立”是关键

1996年,18岁的于海鹏从进入东北林业大学的那天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东林。“木材奇妙的结构、独特的美感、优越的特性深深吸引着我,整天与这些‘宝贝’在一起,我舍不得离开。”于海鹏说。

高考时于海鹏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而东林的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只是他替同班同学报考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却让他从此与木材结缘。

进入大二,刘一星老师的科研团队需要一名学生助理,成绩突出,又擅长计算机的于海鹏引起了木材领域大牌专家刘一星的注意。

勤奋刻苦的于海鹏深受刘老师的喜爱,在那个计算机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于海鹏已经可以常常出入教授的实验室,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开始科学实验。

如果说最初选择家具与室内设计是一次误打误撞,那么被“师傅领进门”的于海鹏在窥见了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前景以后便立志要在这个领域干出点实事儿:“我们现在用的石油、煤,都是远古时代留给人类的化石资源,它们迟早有一天会被采光、用尽,我们人类势必要进入生物基材料的时代。科研要走在时代的前面,我们现在的研究,用木、竹、麻、麦草、秸秆等林木剩余物可以制备出高性能化学品,这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更可以为整个人类造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孔子从15岁开始有志于求学,到了30岁才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对于成功者来说,定立志向最为关键。就像攀登,你总要选准了一个高峰,才能开始攀登。如果总是望望这山、看看那山,这座山攀几步、那座山走一段,你将永远无法领略一览众山的豪迈。

于海鹏总说,自己非常幸运,可以在30岁前就找到了愿意为其奋斗一生的志向、选择好了前行的方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但只要心向往之、步步攀登,总会离仰望的高山越来越近。

厚积薄发,“守”是关键 

2005年,博士毕业的于海鹏如愿留在了东北林业大学,从事他心爱的木材科学研究。团队也给予这个充满志向的年轻人以最大的鼓励,让他承担起“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研究方向带头人的重任,而这个课题组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纳米纤维素的团队之一。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从来不会只有坦途。面对岔路,有人会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准确,意志动摇;面对荆棘,有人会心生畏惧,萌生退意。都说做科研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劲头儿,可是面对充满诱惑的社会,只有守住自己、坚持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的人,才知道坐板凳的不易。

业精于勤,面对科研,于海鹏从来都不吝啬,虽然在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上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但只要稍有时间他就会为自己充电,常常阅读文献至深夜,修改论文至凌晨。科研的成功都是由失败积累而成,每每面对失败,于海鹏都很坦然,他说:面对失败我不会去纠结,会冷静思考,查找原因,如果方案不可行我会及时调整方向。

于海鹏从来不会急功近利地一定要出什么成绩,也从来不会要求学生一定在什么时间之内发表什么样的学术成果。在他看来,瓜熟自然蒂落,尚未成熟的科研成果,如果贸然推出,将无法经受时间检验。所以,于海鹏的团队一直有个怪现象:多年默默无闻的学生,可能会井喷式发表成果;一直毫无建树的科研人员,可能一下子就会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个怪现象,其实只是诠释了‘厚积薄发’,任何科研,只要踏踏实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有成果。”于海鹏说。

翻看于海鹏的简介,你会发现,有一串串数字,为于海鹏的坚守作出了注脚:7项发明专利、国内首部纳米纤维素的专著、32篇SCI论文、论文被引80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超200次……年轻的于海鹏还在不断刷新着这些数字,可是对比于数字的不断攀升,他却更注重于科研的实际成效。简历中诸多“突破”“率先”“达到”“丰富”之类的词汇才是于海鹏的自豪——“发现林木细胞壁聚集体的复杂组分构效特点,提出突破其解聚屏障的学术思想,在国际上率先建立起温和化学处理结合高频超声处理制备纳米的新方法”“率先发展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理论”“成功以木、竹、麻、麦草、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制备出具有高长径比、高反应活性、高强度和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纤维素,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利用,提示出超长纳米纤维、超强纳米纸和超轻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机理,提出其应用于吸附过滤、止血愈合、药物包封缓释、脂肪模拟代替品等领域的技术原理”……虽然这些词汇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只是客观陈述一段事实,但是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执着坚守。

诲人不倦,“行”是关键 

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育人的重任。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曾经让于海鹏倍感压力。“《木材学》是传统优势课程,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讲不好,会砸了东林的招牌。”对于传统课程,于海鹏很有底气,这份底气源于他对木材科学的热爱,源于他多年来深厚的积淀,源于他学生时代在老师实验室的摸爬滚打,源于他工作后在学科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11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历练。

如果说优势课程是继承,那前沿课程则是一种创新。于海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研究动态,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生物质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课程,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并被学校推荐录制全国性慕课。“于老师的课件随时更新,内容非常充实,听着特别解渴。”学生赵大伟说。

课堂的讲授更多的是传授知识,课下的训练才是于海鹏培养学生能力的法宝。为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于海鹏发明了一套“渐进式”综合训练模式和创新培养模式。他会让学生多读文献,并将这一习惯贯穿研究始终,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他会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心得体会,并根据学生的爱好,共同商定选题,反复交流,对不熟悉的领域他还会建议学生做预实验,进入实验阶段,他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多学多看,向师哥师姐学习经验,一步一步走来,学生会从被动传授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方法很有效。最后于海鹏会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以及个人能力、兴趣、性格、特点,再综合地确定培养方案。渐渐于海鹏摸索出了一套培养学生的方法,他根据每名学生的进度不同、特点不同,会给予不同的指导,会与每一位学生单独的交流,这可能会需要大量时间,但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细、更实。

为了鼓励学生有独立思想,于海鹏会让学生自己选题,有时所涉及的领域于海鹏也并不熟悉,他会毫无架子的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赵大伟是于老师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勤奋和刻苦让于海鹏赞许有加,但他们投入大量精力撰写的第一篇文章投稿就屡屡受挫,于海鹏鼓励大伟不要气馁,并与他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方向,很快第二篇文章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新颖度和价值上都有了一个提升,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选对了方向,接下来的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第三篇文章很快横空出世,并在影响因子超过15的期刊上发表,创造了学校的历史。

谈到成功,于海鹏将一切归功于学生的刻苦勤奋、大胆创新,却淡化了自己无数次的悉心指导和那5天足不出户修改文章的艰辛。正是老师与学生都憋着的这一股劲,正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执着,让于海鹏和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除了为学生“授业、解惑”,于海鹏更加注重的是“传道”。而他“传道”的方法也颇为朴拙——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想要让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品格,所谓言传身教,说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好。”于海鹏说。而他的这种身体力行也的确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虽然老师从来不要求我们来实验室的时间,但他自己每天都是早来晚走,渐渐地我们就都很自觉地早来晚走了。于老师做事很踏实,我们整个课题组都是这个氛围,不踏实的同学在这里根本待不下去。”学生刘永壮说。

大爱无声,“仁”是关键 

如今,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于海鹏不只关注自己的科研、教学,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团队建设上。在他的努力下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从最初没有独立的场地,发展成为到如今在国际上有特色、国内有影响的实验室。

从最初的仪器负责人到重点实验室秘书、国家重点学科秘书,再到全国性学会秘书和材料学院的副院长,一系列行政工作竟然没有拖累教学与科研,乍看起来,未免不可思议。但说穿了,其实是一句人所共知的老话:脚踏实地,勤奋使然。老话不老,难在落到实处。

“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从参加工作以来,于海鹏保持着和学生单独交流谈心的习惯,因为在他的心里,学生永远排在第一位。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喜欢找于老师聊天。每每在他们动力不足、消极、困惑的时候,于老师都会用友好、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流,使他们豁然开朗,一跃提升信心和动力。

请学生吃饭、帮家庭困难的学生交学费、给学生买一份保险、帮助学生提供工作信息或推荐工作、为学生通宵达旦修改论文,这样的事情,于海鹏默默地做了很多,不求回报,也毫不张扬。

材料学院陈文帅老师在学生时代获得难得的出国留学机会,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于海鹏就从自己的课题中慷慨解囊。当偶然得知留学地寒冷又购买不到保暖被褥时,于海鹏将自己家中的新被褥邮寄到了美国,载誉归来的陈文帅带回了被褥,更带回了对老师一片恩情的无限感激。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学时、没有科研产出,又刚刚结婚不久,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于老师看在眼里,默默地给予我很多支持,让我‘帮助’指导学生,‘帮助’做感兴趣的课题,而且以身作则指导我如何带学生,怎么做合格的老师,如何申报课题,使我迅速走出困境。”短短几年,材料学院的陈文帅老师已成长为东林最年轻的副教授!

在很多学生,甚至年轻教师眼里,于海鹏不但是老师、研究团队带头人,也是他们的兄长和朋友。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在心理上有了坚实的保证,少走了很多弯路,遇到事情也更有底。

“于老师有志向,肯付出,也愿意付出。”

“运气好,碰到了于老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走上社会没有给学校丢脸,要给学校争光。”

“做他的学生很幸福……”

对于海鹏来说,师生的交口称颂,就是对他教师生涯的最大认可和褒奖。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本着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对未来的憧憬,于海鹏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践行着为人之道,从师之道。“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

祝愿于海鹏和他的学生们再接再厉,为东林的腾飞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