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龙江楷模】徐秀娟一家三代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奉献篇章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4-10-22
文字 林宣 图片
电话 摄影

10月22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发布第十二届龙江楷模。我校校友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成功入选。

徐秀娟是从东北林业大学走出的“中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侄女徐卓在爷爷、父亲和姑姑的影响下转学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基层保护区工作,他们一家三代与鹤结缘,他们用生命,坚守在护鹤阵地。


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

北纬47度,在广袤的黑龙江大地上,有一块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大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这里以栖居繁衍着丹顶鹤闻名于世。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

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在空中飞翔。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丹顶鹤极其敏感,人们根本无法靠近,上世纪80年代,保护区刚开始建设时,保护工作一时不知如何着手。“老徐一家与鹤相邻相依,索性就请他参与管护工作。”保护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王文峰说。

就这样,徐铁林成为了扎龙第一代养鹤人。老徐和伙伴们跋涉在沼泽中,摸清了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面积的保护区的每一处鹤巢,并确定了“人工孵化+野外散养”的“半野化”保护方式。

徐秀娟是徐铁林的长女,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火炕上孵鹤。1981年,17岁的徐秀娟随父亲到扎龙自然保护区,负责养鹤、驯鹤工作。1983年,她在那里负责饲养雏鹤,雏鹤成活率达到100%,扎龙保护区的孵鹤、养鹤、驯鹤技术开始蜚声中外。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波前往参观后连连赞许,徐秀娟也被影视界、新闻界所关注,她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

徐秀娟陪同外国友人参观保护区

在保护区的出色工作,让徐秀娟很快得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的推荐进修资格。“我不相信,女子不能干一番事业!”徐秀娟曾在日记中写道。

徐秀娟在东北林业大学

读书期间,原本两年的课程,硬被她压缩到一年半完成,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为了与国际同行交流,徐秀娟选修外语,将唯一的那本《英汉词典》翻到卷边儿,终于达到了能用英文撰写养鹤日记的水平……

徐秀娟

1986年5月,毕业后的徐秀娟被选派前往盐城支援创建珍禽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和扎龙自然保护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果能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解决一个世界级的科技课题,将是一个重大突破。徐秀娟为了事业,说服祖母、父母和弟妹们,离开了她熟悉的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不远万里,只身南下。

徐秀娟远赴盐城的时候,盐城自然保护区正在筹建中,她什么也没带,就带三枚鹤蛋上路了,这也是徐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意味着3只未来的小鹤,2500千米路程,真正的千里迢迢,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不出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

到了鹤场,条件比徐秀娟预想的还要恶劣。人迹罕至自不必说,海风呼啸、海潮狂吼、鸟鸣兽啼更是必备的交响乐。这里既然是鸟类的天堂,就不可能是人类向往的繁华之乡。鹤场最好的建筑物就是一个废弃的哨所,上下两层,每层不足6平方米。

尽管条件艰苦,但徐秀娟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她立即着手工作——没有先进的孵化设备,就砌土炕坊,炕上摆着徐秀娟从扎龙背来的宝贝——鹤蛋。她和两个助手没日没夜地守护着,生怕温度失去控制——热不得、冷不得,这些宝贝疙瘩娇着呢!

终于有一天,从一只蛋壳里面传出“笃”的一声,这一声那么低微,低微得比一根火柴掉下地的声音还轻;这一声又是那么高亢,高亢得可直达九霄云外。

这一声,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前的进行曲。这一声,预示着一个奇迹将要出现: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啊!

没有人知道,徐秀娟对那3枚鹤蛋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即使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那3只小鹤分别被徐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当上了“鹤妈妈”,徐秀娟更加忙碌了。时值夏日,她白天蹲守在闷热的育雏室中看护小鹤,晚上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就将小鹤放在自己帐子里照顾;到了冬天,她行走在暴风雨中的芦苇滩上,为小鹤们觅食。

第八十三日龄的那天早上,她照例带着3只小丹顶鹤在外学习飞行。小鹤们在嬉戏玩耍中突然冲天飞起,翱翔在保护区的蓝天上。

养鹤是保护区最累的活。徐秀娟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干得都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人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曾观看徐秀娟的驯鹤表演,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驯鹤技术也随之闻名中外。

徐秀娟与雏鹤

徐秀娟与扎龙保护区内的丹顶鹤

在盐城保护区工作的短短1年零4个月中,徐秀娟写出了《越冬地丹顶鹤的半散放饲养》《高气温对丹顶鹤雏鸟的影响》两篇论文以及散文《灰椋鸟》。在1986年第三届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她宣读的论文,令台下的老专家也不住称赞。


那个女孩再也没回来

20世纪90年代,大江南北流行着这样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这首歌唱的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

这一年对徐秀娟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人们看不见她心里的创痛。春夏之交,继白枕鹤盼盼、丹顶鹤丹丹先后触网死亡后,从呼伦贝尔草原运回的蓑羽鹤和幼雁先后感染病菌而不治,或者被别的动物偷吃掉。徐秀娟感到痛苦、失望,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加不顾一切地追求完美。

白天鹅黎明又病了,便血、拉痢。

时值酷暑,盐城滩涂的蚊虫又多,徐秀娟把黎明抱回自己的宿舍,安置在床上并放下蚊帐,给黎明喂药、扇扇子。拉痢的黎明把徐秀娟的床铺、宿舍弄得到处都是腥臭味,一个最爱干净的姑娘,和一个最不怕脏的姑娘,在徐秀娟身上体现得如此和谐。她吃不好,睡不好,日夜守护、观察黎明的病情。黎明不会说话,只有痛苦的眼神,或者偶尔呻吟几声,回答徐秀娟心急如焚的嘘问:黎明,你好点了吗?黎明,我知道你难受,姐姐给你喂药……忽然,徐秀娟想起东北治拉痢的一个偏方,白糖煮鸡蛋。黎明爱吃,便血止住了,黎明能回到鹤场了。

徐秀娟陪侍黎明刚好八天八夜。

白天鹅黎明的病刚刚好转,新情况又出现了,丹顶鹤龙龙误食了一种寄生虫后危在旦夕。病中的徐秀娟支撑着看护龙龙,为它打针吃药。1987年8月13日,龙龙口吐鲜血死去。徐秀娟抱着龙龙痛哭失声,20日,她在龙龙的照片背面写道:已故的龙龙再也得不到我的爱了,它的死亡使我的人生有了转折,我选择了一条更崎岖的路,也许青春的热血将洒在这条路上,一生为此奋斗。

接下来便是1987年9月15日,白天鹅牧仁和黎明的走失。这一天中午,两只天鹅在笼子里鸣叫不已,徐秀娟以为它们想出来游玩和戏水,就把它们抱进水塘里。不料牧仁和黎明玩得性起,先后挣脱羁留它们的绳子飞走了。徐秀娟连忙去追寻,熟悉的海滩、芦荡、沼泽,顿时变得陌生起来,如此浩瀚,如此揪心。直到晚上,牧仁找回来了,黎明还不见踪影。夜深了,徐秀娟等大家休息后又一个人钻进芦苇荡,呼唤着黎明。第二天一早,徐秀娟又去找,中午回来喝了半碗稀饭再进芦荡,下午5点回到鹤场时已心力交瘁。人还未坐稳,李老爹远远一声吆喝,说西边传来天鹅的叫声,徐秀娟和小王、小殷一起冲出了门,走到复堆河畔,小王、小殷游过去了,徐秀娟喊了一声:“我不行了!”

她退回岸上找了一辆自行车,沿河堤绕道北行,想和小王、小殷会合,不知是顶风踏不动车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徐秀娟又退回到刚才下水的地方,把自行车放倒,连鞋子、衣服也没有脱就走进了复堆河……

4个小时后,黎明找到了,徐秀娟不见了,这个中国平平常常的城市万家灯火乡村万籁俱寂的时刻,1987年9月17日晚7点,盐城海滩、芦荡里到处都是“娟子!”“娟子!”的呼喊声。

为了救受伤的白天鹅,徐秀娟溺水身亡,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徐秀娟的人生定格在1987年9月16日,但是她的精神转化为生命的延续,一座生态环境保护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组书记王甫同说。1987年9月23日,保护区所在地新洋港镇举行了徐秀娟的追悼会,近千人赶来悼念。她也是我国第一位殉职的环保烈士。

当徐秀娟去世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任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奇波尔德博士给徐秀娟的父亲写信:“我永远忘不了您心爱的女儿所做的出色工作。每当我望着天空中的鹤,总会想起她那已获得自由的灵魂。”


他对鹤的感情,一点不比姐姐少

“失去家人是最痛苦的,大姐留给我的不只是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说。

徐秀娟去世后,她的弟弟徐建峰放弃了在市区的工作,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一干就是18年,从护鹤员到保护区鹤类繁育中心副主任,他饲养繁育了上百只丹顶鹤。

徐建峰当过兵,提了干,本可以留在城里,但受姐姐的影响,1996年他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毅然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当起了护鹤人。

徐建峰对鹤的感情一点儿也不比姐姐少。2013年7月,8只新孵化的小丹顶鹤生病了,徐建峰抱着它们轮流打点滴,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直到小鹤康复后,他才想起自己半个月没回家了。

关于徐建峰的护鹤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徐建峰工作照

2014年4月18日,徐建峰像往常一样,蹚水2公里深入湿地腹地考察散养丹顶鹤的繁育情况,惊喜地发现了散养丹顶鹤的鹤巢。“可别把鹤巢给烧了!”第二天,因正值野外大荒火高发季,徐建峰丢下一句话,一早就只身赶往湿地尽心看护。

回程途中,徐建峰的摩托车失控撞入水沟。在姐姐牺牲27年后,徐建峰也牺牲在护鹤路上,年仅47岁。

相隔27年,徐家先后失去了两位亲人。一个家庭与丹顶鹤的凄美故事再次令人扼腕!


希望完成父亲和姑姑的遗愿

两位家庭成员先后因同一工作殉职,但“养鹤世家”的前行之路仍在延续。

徐建峰牺牲那一年,女儿徐卓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这位平时的乖乖女坚决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转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希望能够到基层,完成父亲和姑姑的遗愿。”徐卓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徐卓入学时的誓言。

一年半的时间里,徐卓完成了新专业3年的课程。毕业时,她以专业第六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研究生资格,她却选择了放弃。“我想尽快去保护区工作,也想早些回去照顾我的家人们。”

徐卓在扎龙保护区工作

在扎龙保护区工作期间,徐卓常常穿着大水衩,坐着水八轮拖拉机,钻芦苇,蹚沼泽,做荒野调查。

2018年,徐卓成功考取东北林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光有爱心不行,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徐卓说。

“那时候,徐卓白天要干保护区的工作,晚上要去防疫卡点执勤,后半夜赶写硕士毕业论文,每周还有三四天的早晨,要送生病的爷爷去医院。她的眼睛始终是红的。”2020年徐卓毕业前夕,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他们一家子性格都很像。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困难找办法。”徐卓的研究生导师吴庆明说。

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条件艰苦,徐卓却从没有丝毫的抱怨。当别的同事早早下班时,她仍在野外监测着禽鸟;当别的女孩衣着靓丽地在商场购物时,她却捂着迷彩服,戴着防蚊帽,蹲在芦苇荡里观测丹顶鹤。

“湿地是地球的肾,保护湿地,我们一起行动!”在徐卓办公室的门上贴着这样几个大字。推门进屋,感觉像进到了实验室:丹顶鹤科普图、鹤类迁徙图几乎贴满了墙壁,桌子上也摆满了《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鹤类生物学及饲养管理手册》等专业书籍。

“这股干劲儿,多么像当年的徐秀娟啊!”一些同事这样评价她。

“鸟是衡量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丹顶鹤需要栖息地。我想守护这片湿地,守护丹顶鹤,像祖辈一样。”望着远处的鹤群,徐卓的话语坚定有力。

推荐内容返回